2000年, 第13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00-10-20
  

  • 全选
    |
    论文
  • 赵可, 李海骢
    中国公路学报. 2000, 13(4): 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针入度、软化点、延度、粘度等项试验结果,对聚合物改性沥青的感温性评价指标的合理性进行了讨论,指出PT、T800、T1.2等指标不能准确反映改性沥青的感温性.
  • 王铁行, 胡长顺, 王秉纲, 侯仲杰
    中国公路学报. 2000, 13(4): 8-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冻土路基温度场的有限元计算,目前基本上限于考虑第一类边界,即根据经验公式计算出地表温度进行计算,对辐射、换热、蒸发等第二、三类边界条件尚不考虑.通过综合考虑路基走向、风速、辐射、蒸发等多种因素,提出了在一、二、三类边界条件下考虑诸多因素的有限元计算方法,给出了
  • 申爱琴, 郑南翔, 苏毅, 李祥文, 宋新华
    中国公路学报. 2000, 13(4): 12-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邯(郸)-临(清)公路工程中的路基关键技术问题为研究目标,对含砂低液限粉土的物理、力学性能及振动压实规律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科学试验及理论分析,探索了粉性土填筑路基的压实机理及影响因素,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粉性土路基压实施工工艺,并在邯-临公路施工中得到了验证.
  • 刘学军, 赵吉先, 符锌砂
    中国公路学报. 2000, 13(4): 16-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重点研究对一已存在三角网数字地面模型的动态修改与编辑问题,主要包括增加、删除、平移点和增加、删除、平移线段.所述算法已在公路数字地面模型系统HDTM中实现.
  • 刘保健, 谢永利, 李又云
    中国公路学报. 2000, 13(4): 21-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饱和软土的实验和理论分析,提出可同时考虑加荷、沉降和时间关系的软基沉降计算理论和仿真计算方法,该方法可满足公路软基的工后和施工期沉降计算和填土施工的强度控制.
  • 张玉红, 黄义
    中国公路学报. 2000, 13(4): 26-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依据外力作用下两相饱和土介质动力响应的基本解,构造了柱面荷载作用下,饱和土与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影响函数,解决了用边界元法分析饱和土与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关键问题.
  • 涂平晖, 杜文山, 张弥
    中国公路学报. 2000, 13(4): 29-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深厚层软土路堤涵基真空联合堆载预压的现场试验,分析了真空联合堆载预压的变形特征和土中超孔隙水压力的变化特征,对加固前后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了真空联合堆载预压试验未达预期效果的原因,最后对计算变形和实测变形进行了比较.
  • 潘永仁, 杜国华, 范立础
    中国公路学报. 2000, 13(4): 33-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抛弃了传统方法中广泛使用的悬索桥结构恒载在水平方向均匀分布且全由主缆承担的假设,通过分两个阶段用几何非线性有限元方法模拟整个架设过程,多次迭代得到了恒载结构的真实几何形状及内力.算例表明,恒载产生的加劲梁弯矩不可忽略,恒载主缆线形和抛物线之间有较大差别.
  • 王元丰, 许士杰
    中国公路学报. 2000, 13(4): 37-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结合公路桥梁的特点,视桥梁与车辆为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系统,以模拟桥梁在汽车通过时的空间动态响应.在分析中,桥梁的自振特性先由有限元法得到;车辆采用三维汽车模型,统一列出车桥系统的动力方程.将桥梁的自振模态代入系统,减少桥梁的自由度,采用Newmark-β逐步积分法求解系统
  • 赵灿晖, 刘日圣, 江炳章
    中国公路学报. 2000, 13(4): 42-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依据8片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试验结果,分析了在重复荷载作用下斜向裂缝、筋应力的发展机理及试验梁的破坏现象,研究了抗剪强度随疲劳次数的衰减规律,提出了疲劳抗强度折减系数的计算公式;并对影响箍筋应力主要因素进行了简要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箍筋力的计算公式.
  • 李传习, 杨飞跃, 张建仁
    中国公路学报. 2000, 13(4): 47-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佛开九江大桥和太平大桥为工程背景,提出了配筋构件徐变导致的变形及内力重分布计算的极限平衡法思想,并结合杆系结构徐变作用的初应变法及有限元理论,分析这类结构从开始建造到合拢以后几年内徐变变形和内力变化规律.
  • 陈惟珍
    中国公路学报. 2000, 13(4): 53-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铆接连接今天在桥梁工程中已不再采用,但许多建于铆接时代的桁架桥仍在运营,它们承载安全问题已引起人们的关注.提出构件强壮度的概念,并运用断裂力学方法验算铆接桁架桥承载安全,指出哪些构件必须加强.
  • 郑振
    中国公路学报. 2000, 13(4): 57-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变截面连续刚构弯箱梁结构分析的横向内力计算,探讨了桥梁纵向挠曲作用与弯梁扭转作用对横向内力计算的影响,以及横向框构中考虑材料在应力-应变的线性与非线性关系两种不同状况下内力分布的变化.以厦门海沧大桥西航道变截面连续刚构弯箱梁桥(78m+140m+78m+42m+42m)为例,计
  • 朱玉, 蔡清香
    中国公路学报. 2000, 13(4): 62-6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可视化方法可有效处理数值分析的结果.提出了两种利用可视化方法分析桥梁活载内力的可行方式,完成了其中一种的程序实现,并结合实例介绍了其工程应用.
  • 魏建东, 杨佑发
    中国公路学报. 2000, 13(4): 66-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建立了分析在斜拉桥中采用辅助索制振效果的有限元程序,以某大跨度斜拉桥模型为例,对辅助索的水平及弧形两种布置方案,考察了辅助索的阻尼、张力等因素对面外、面内制振效果的影响.分析表明,面外振动不易得到控制;对面内振动,增加辅助索的阻尼可提高制振效果,而辅助索的内力对
  • 杜进生, 刘西拉
    中国公路学报. 2000, 13(4): 70-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首先建立了使用荷载下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开裂截面中性轴高度三次方程,从而可以得到相应截面的开裂截面惯性矩及有粘结非预应力钢筋的应力,而后利用中国公路桥梁规范关于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挠度验算方法及普通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裂缝宽度验算方法来计算无粘结部
  • 项贻强, 陈国强
    中国公路学报. 2000, 13(4): 74-7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鄱阳湖口大桥斜拉索塔构造及预应力束布置的特点,设计了索塔节段足尺模型试验方案,由空间分析的一些主要成果及其与试验实测值的比较,得到了许多有益的结论,其对湖口大桥的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 吕康成, 王大为, 崔凌秋
    中国公路学报. 2000, 13(4): 79-8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复合式衬砌防水层工作性态模拟试验,发现隧道防水层基面喷射混凝土表面的粗糙度对防水层的长期完好性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在试验基础上,分析了防水层的压缩和剪切变形特性,探讨了压剪强度规律,并对隧道防水层的设计与施工提出了建议.
  • 谭满春, 徐建闽, 毛宗源
    中国公路学报. 2000, 13(4): 83-8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MARKOSPAPAGEORGIOU(1990)所建立的交通流模型在高速公路某路段发生阻塞现象时不能反映这一路段交通流真实状态的局限性,给出一个改进的交通流模型.在新模型基础上构造了入口匝道最优控制问题,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本文的控制策略在降低入口匝道平均等待时间、提高服务流量等
  • 贾洪飞, 隽志才
    中国公路学报. 2000, 13(4): 86-8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期望间距"为基准参量,考虑驾驶员的心理和生理因素,建立了车辆跟驰模型,为研究驾驶行为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 魏武, 黄心汉, MBEDEJean-bosco, 张起森, 王敏
    中国公路学报. 2000, 13(4): 88-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一种基于垂直字符边界点特征的车牌定位方法,该方法能有效定位车牌,定位精度高达98%,定位时间不超过2s,并能有效地克服光线和天气条件等影响.
  • 过秀成, 吕慎
    中国公路学报. 2000, 13(4): 91-9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基于全方式OD采用联合方式划分交通分配模型进行轨道客流预测的不足,提出了基于合作竞争类OD的联合方式划分交通分配模型,并对分层次策略性交通方式划分和联合方式划分交通分配作了详细的阐述.
  • 李世武, 李显生, 施树明, 初秀民, 隗海林
    中国公路学报. 2000, 13(4): 95-9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发动机点火线圈次级电压作为脉冲电源,在发动机稳流气道试验台上模拟175单缸机的进气,用YSC-1型运动粒子瞬态激光全息测试仪拍摄了燃油油滴带电雾化和不带电雾化的粒子全息图,经再现后得到实际的粒子图,编制了专用软件进行粒子图像处理和粒径统计分布,统计结果证明燃油油滴
  • 袁银南, 刘士华, 何仁, 夏云铧, 姚冠新
    中国公路学报. 2000, 13(4): 99-1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燃油蒸发污染物活性脱附吸附性能试验台研制中出现的蒸发器容积和加热器、温控器、汽油蒸汽输送管路、碳罐吊装方式等选型不当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相应措施和方法.
  • 吴义虎, 张志沛, 张利军
    中国公路学报. 2000, 13(4): 103-1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利用排气中HC、CO2和O2浓度诊断车用汽油机失火程度的诊断方法和描述汽油机失火程度的模糊评价指标,并建立了该评价指标与排气中HC、CO2和O2浓度间关系的神经网络模型.利用该模型对汽油机失火程度进行了诊断研究,并给出了部分诊断结果.
  • 杜子学, 李明
    中国公路学报. 2000, 13(4): 108-1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乘用车以人为运输对象,平顺性指标非常重要,平顺性预测及分析也有着自己的特点.提出并以综合振动舒适度作为评价及优化指标,开发了相应的计算机软件,为该类车型的平顺性评价及概念车设计提供了有力工具.
  • 倪富健, 邓学钧
    中国公路学报. 2000, 13(4): 111-1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已建立的不同轴重限值下的轴重分布模型,以及中国干线公路(国道+省道)的里程、路面结构类型、使用时间等,计算分析了不同轴重限值(简称轴限)下国道的年养护维修费用;以统计数据和模型计算结果相结合,建立了车辆运营成本计算模型,从而计算分析了不同轴限下的车辆运营费用;由
  • 惠先宝
    中国公路学报. 2000, 13(4): 117-1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高速公路项目,研究了利用优化决策模型进行贷款方案比选的方法.不同于传统的仅在"有限的"方案中选择的方法,该方法是通过建立数学规划模型,在"无限的"方案中选择使资金成本最低的贷款方案.结合实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方法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