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 第15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02-01-20
  

  • 全选
    |
    论文
  • 王福建, 吴国雄, 李方
    中国公路学报. 2002, 15(1): 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首先分析了目前公路CAD系统对平、纵、横三方面的几何描述和定义的不足之处,并指出了全面而规范化的几何描述和定义对公路CAD系统进一步走向集成化、一体化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然后根据平、纵、横各方面均是复杂多变的特点,总结和归纳相应的变化规律,建立简洁、灵活、统一和通用
  • 夏永旭, 尤占平, 胡长顺, 王秉纲
    中国公路学报. 2002, 15(1): 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应用有限元数值方法,详细地研究了涵洞、通道上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结构性能,并和实验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得出了一些改进涵洞、通道上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与施工的重要结论.
  • 杨和平, 郑健龙
    中国公路学报. 2002, 15(1): 1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楚大公路滑坡膨胀土进行了较全面的土性试验,分析并提出了膨胀土在变形过程中的形变模量新指标,获得了直接用膨胀土填筑路堤、建立边坡加筋设计公式所需的参数.
  • 魏连雨, 杨春风, 崔洪军, 朱敏清
    中国公路学报. 2002, 15(1): 15-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借鉴了国外对曲线前必需视距(PVSD)的研究成果,针对中国的实际情况,结合竖凸曲线上的视距变化,提出了符合中国的竖凸曲线与平曲线组合设计新方法,并用交通事故为指标对新旧两种方法进行了评价.
  • 田小革, 郑健龙, 许志鸿, 刘敢锋
    中国公路学报. 2002, 15(1): 19-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加载频率对于材料的疲劳寿命具有较大的影响;根据沥青混合料的室内低频疲劳试验,运用耗散能理论,得到了沥青混合料的低频疲劳规律.
  • 崔洪军, 魏连雨, 朱敏清, 王亮
    中国公路学报. 2002, 15(1): 22-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将美国预估实际车速的IAMM法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提出了预估中国的V85的方法,同时根据曲线上汽车制动时的受力特征,证明了径向摩擦力所能提供给车辆的最大径向加速度并非φ·g,而是随v2/R的增大而减小,得出了计算最大径向加速度a~的方法,并结合V85和amax指出曲线极限视距的计算方
  • 屠毓敏, 郑坚
    中国公路学报. 2002, 15(1): 26-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土的侧胀性出发,运用有限单元法,研究了土的侧胀性对路堤沉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路堤的沉降计算中,土的侧胀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采用非线性本构模型时尤为显著,为此在路堤设计时应慎重考虑.
  • 岳红宇, 陈功, 相阳
    中国公路学报. 2002, 15(1): 29-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一种运用实测沉降数据反演地基主要固结参数、进行地基沉降预测的方法.该方法考虑几种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利用早期的沉降实测数据和准确的加载信息,可以预测更长时间内的累计沉降量、沉降速率、工后沉降和最终沉降量,同时也可以推算出一些主要土体变形的平均参数,并通过
  • 刘洪兵, 朱晞
    中国公路学报. 2002, 15(1): 34-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发展了一种多支承激励的简化反应谱法,定义了仅和单个模态振子特性有关的谱参数,并给出它们的近似解析解.用所建议的近似解析解,对一座铁路三跨连续刚构桥进行了多支承激励下的地震响应分析,并将结果同DER KIUREGHIAN的多支承激励反应谱法进行比较,分析空间变化地震激励对大跨
  • 张骏, 阎贵平
    中国公路学报. 2002, 15(1): 38-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编制的二维有限元程序,对采用铅芯橡胶支座作为减隔震装置的桥梁结构进行了非线性动力分析,研究了不同场地的地震激励、地震烈度、桥梁墩高和截面尺寸、支座参数等因素对桥梁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并与板式橡胶支座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铅芯橡胶支座可以有效地降低结构的
  • 宗周红, 郑则群, 房贞政, 车惠民
    中国公路学报. 2002, 15(1): 44-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进行了预应力钢-混凝土组合连续梁的静载全过程试验,分析了荷载-跨中变形特征、沿梁长度的滑移分布规律、截面高度方向的应变分布、预应力筋应力变化以及连续梁的内力重分布机理、破坏模态与极限强度;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结果、简化计算模型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 赵明华, 吴鸣, 郭玉荣
    中国公路学报. 2002, 15(1): 50-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综合分析,采用层状横向各向同性弹性半空间地基模型,利用有限元-有限层法,并计入桩顶P-Δ效应对桩身内力的影响,提出了轴、横向荷载下桥梁基桩的受力分析方法,并对室内模型试验研究进行了探讨.
  • 卢哲安, 舒贤成, 卢卫东, 任志刚
    中国公路学报. 2002, 15(1): 55-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15根钢管高强低热微膨胀混凝土自应力试验,研究了自应力产生、分布的特点与膨胀剂掺量的关系,为高强低热微膨胀混凝土的优化设计特别是膨胀剂的掺量设计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 崔丽红, 刘鑫, 魏庆朝, 王道堂
    中国公路学报. 2002, 15(1): 58-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开发了桥梁CAD系统的水文计算软件;将习用的近似法或图解法转换成数值方法,讨论了根据实测和调查的流量资料推算设计流量的计算机方法,主要介绍适线法的数学模型及其优化理论、小流域暴雨径流计算的各种方法.
  • 翟东武, 朱晞
    中国公路学报. 2002, 15(1): 61-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桥梁结构的半主动控制问题,在算法上采用基于神经网络的模糊控制,不需要建立精确的分析模型,计算较为简便,避免了用多参量建立模糊关系方程的求解困难,并与二次最优控制算法进行了对比.数值结果表明,提出的半主动控制系统对减小结构的地震响应是有效的.
  • 项贻强, 李新生, 申永刚, 薛静平
    中国公路学报. 2002, 15(1): 67-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分析空间梁拱组合式桥梁荷载横向分布的弹性支承连续梁法,实例计算及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计算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与实测挠度值反算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基本吻合,对城市道路以三块板布置的空间梁拱组合式桥梁结构,一般以靠近机动车道内侧梁拱拱片的横向分布系数较大
  • 刘庆宽, 强士中, 张强, 陈伟庆
    中国公路学报. 2002, 15(1): 72-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解析方法对南京二桥索梁锚固处的接触应力进行了理论计算,简要介绍了耳板锚固模型试验,对接触应力的大小和耳板上的应力分布进行了研究,并对照有限元空间计算,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 刘晚成, 李丽芬, 王厚天
    中国公路学报. 2002, 15(1): 76-7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无粘结筋-锚具组装件在低温下疲劳锚固性能试验的有关情况.试验结论可以消除人们对在寒冷地区修建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所存的疑虑,从而为推广这一技术铺平了道路.
  • 郭健, 刘世忠, 孙炳楠
    中国公路学报. 2002, 15(1): 78-8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应用SAP通用有限元计算程序对一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斜腿刚构桥进行了空间三维板壳有限元计算,着重对梁与斜腿相交处的复杂应力状态和主梁三个截面的剪力滞效应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常规内力分析中不能发现的一些问题,对同类型桥梁的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 王永东, 夏永旭
    中国公路学报. 2002, 15(1): 82-8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组合结构的思想,将公路隧道的纵向通风系统划分为不同的功能模块,然后在Matlab语言环境下,按照不同的通风方案,调用相关功能模块进行组合,实现了长大公路隧道多种通风方案的比选和运营调控效果的数值模拟.算例表明该方法不仅方便可靠,而且适应广泛.
  • 邓顺熙, 成平
    中国公路学报. 2002, 15(1): 86-8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大气扩散方程导出了计算纵向通风公路隧道内空气污染物浓度分布的计算公式和给定隧道内空气质量设计标准计算所需通风量的方法,并考虑了隧道洞口进风空气的污染物浓度和竖井送风背景空气污染物浓度对计算新风量的影响.通过某高速公路隧道内CO、HC和NOx浓度的实例计算表明:计
  • 石小法, 王炜, 杨东援
    中国公路学报. 2002, 15(1): 89-9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出行者在交通网络发生交通事故条件下的出行行为,出行者根据用户最优原则决定是否改变出行路径;建立一种简单网络上的排队模型,分析了ATIS对出行者在交通事故期间路径选择行为的影响,得出了ATIS有益于缓解交通网络拥挤状况的结论.
  • 王殿海, 景春光, 曲昭伟
    中国公路学报. 2002, 15(1): 93-9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交通波理论为基础,研究了车辆在交叉口的排队消散过程及其对上下游交叉口的影响,并根据交通波的传播方向和速度进一步分析了城市干道交叉口间的车队间隔及其与信号协调的关系,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
  • 高宪军, 王珂, 杨兆升
    中国公路学报. 2002, 15(1): 97-9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一种适合于铁路和公路固定线路的虚拟基准站自差分GPS定位的方法;讨论了建立动态虚拟基准站的方法及基于神经网络的虚拟基准站的结构,并对这一神经网络进行了训练.实验表明,系统的定位精度得到了提高,也有较强的动态跟踪能力.
  • 龙小强, 晏启鹏
    中国公路学报. 2002, 15(1): 100-1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车流性质,引入流体力学中的动力粘度概念,由牛顿内摩擦定律建模,推导出机动车道上车辆在具体运动条件下运动特性的变化,对非机动车道对机动车道干扰这一复杂现象进行了量化.最后利用实际调查数据标定车流的动力粘度,由模型反推的结果与实际值基本相符.
  • 钱大琳, 朱茵, 关瑞北
    中国公路学报. 2002, 15(1): 103-1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ITS发展对综合利用交通信息的需要,提出基于数据仓库技术的城市交通共用信息服务平台的设想;在系统分析城市交通系统的基础上,结合ITS未来发展框架,明确了城市共用信息服务平台的目标,研究该平台应具有的功能,分析了为达到系统目标的共用信息服务平台结构.
  • 范振宇, 张剑飞
    中国公路学报. 2002, 15(1): 107-1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测算公路路段实际运行车速是运行车速设计方法得以实际应用的基础,探讨了路段运行车速的测算方法,并根据外业调查数据标定了高速公路和二级公路标准条件下运行车速测算模型.
  • 袁泉, 李一兵
    中国公路学报. 2002, 15(1): 110-1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结合车辆碰撞交通事故车速分析的具体特点,在建立能量方法车速计算模型的基础上,基于不确定度理论研究了再现车速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通过选择适当的输入参数作为不确定因子,分别计算各部分能量对应等效速度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然后计及不确定度的累积和传播,得到最终车速输出
  • 杨国平
    中国公路学报. 2002, 15(1): 113-1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分析国内外液压凿岩机和液压碎石机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设有储油腔的液压冲击器,有效地解决了活塞冲程回油背压高、活塞运动阻力增大的问题,并研究了这种储油腔的设计计算方法,为今后进一步改进现有液压冲击器提供参考.
  • 杨冰
    中国公路学报. 2002, 15(1): 116-1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搭接网络计划因传统的计算模型较复杂和不够严谨而影响其应用的问题,通过引入延迟时距的概念,将各种搭接关系的时距统一起来,给出一组改进的搭接网络计划时间参数计算模型.该模型物理意义清晰、简明而严谨,有利于搭接网络计划技术在公路工程项目管理中应用推广.
  • 袁剑波, 张起森
    中国公路学报. 2002, 15(1): 119-1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公路收费标准优化方法的研究,提出了在不影响公路建设项目国民经济效益的条件下差别价格和二部收费法在公路收费标准制定中的应用及扩大收费收入、增强建设项目投资偿还能力的方法;研究了交通拥挤收费在交通管理中的应用,提出了相应的收费标准制定模型和方法;论述了车辆
  • 黄承锋, 杨秀苔, 冯祈善
    中国公路学报. 2002, 15(1): 123-1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博弈论的方法仿真现有的几种线路运力投放模式,通过对几种模式的博弈均衡结局、条件等要素的分析,总结当前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优化的管制政策或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