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 第16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03-10-20
  

  • 全选
    |
    论文
  • 朱萍玉, 刘德顺, 李学军, 毛征宇
    中国公路学报. 2003, 16(4): 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应用已有的车辆简化模型,借助反演设计理论,研究了缓和竖曲线的反演设计方法;探讨了依据车辆-路面耦合动力学模型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动力学评价指标,给出了缓和竖曲线反演设计的一般流程.该方法为开发宜人化路面CAD系统提供了理论依据.
  • 韩海峰, 吕伟民, 何桂平
    中国公路学报. 2003, 16(4): 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沥青路面分析仪(APA)研究水作用下混合料试件永久变形的表现形式.试件分别经浸泡、饱水、冻融三种方式预处理;APA测试采用干车辙和浸水车辙两种形式.试验结果表明:水的存在对沥青混合料永久变形有影响;浸水车辙深度普遍大于干车辙深度;严酷的预处理过程没有导致较大的永久
  • 赵炜诚, 许志鸿, 黄文
    中国公路学报. 2003, 16(4): 9-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层间接触模型进行了三维有限元分析,并根据弯沉结果提出了用弯沉盆形状系数表征的结合系数,比较了应力有限元解和等刚度法的差别.研究了层间剪应力的分布和摩阻系数对路面状态的影响,最后分析了板的翘曲变形和尺寸效应的影响.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混凝土面层与贫混凝土基层之
  • 聂跃高, 刘伟全, 施建勇, 赵维炳
    中国公路学报. 2003, 16(4): 16-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加速遗传算法的思想和瑞典法基于圆弧滑动面的假定,提出一种用加速遗传算法搜索最危险滑动面及其对应的最小安全系数的方法.该方法是一种改进的遗传算法,它不仅能克服传统方法容易陷入局部极小值的缺点,而且较简单遗传算法具有更高的搜索效率,计算时间短,搜索的解更优,是一
  • 程晔, 曹文贵, 赵明华
    中国公路学报. 2003, 16(4): 21-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综合运用多级模糊评判理论、系统层次分析方法(AHP)和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等系统理论方法,结合某高速公路部分标段路基下伏岩溶勘察资料,建立了高速公路路基下伏岩溶稳定性的综合评判模型,并对其进行了二级模糊评判,评判结果较准确地反映了岩溶的稳定程度.该工程实践也证明了此评
  • 张国祥, 刘宝琛
    中国公路学报. 2003, 16(4): 25-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一种用三维潜在滑移面法分析三维边坡滑动面及稳定性的新方法,该方法根据弹塑性有限元的应力分析结果,用数值积分方法确定边坡的潜在滑移面、最危险潜在滑移面和边坡稳定性安全系数,具有充分的理论依据.通过对大量三维边坡实例的稳定性安全系数及最危险滑动面的分析得出,
  • 范立础, 聂利英, 李建中
    中国公路学报. 2003, 16(4): 30-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双向滑动支座模型对城市立交桥板式橡胶支座抗滑性能不满足要求、发生滑动时的动力性能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单墩模型和一条全线简支梁实际结构的分析,初步得出了板式橡胶支座发生滑动时动力特性的规律以及对结构的影响.
  • 胡钊芳, 上官兵, 刘玉华
    中国公路学报. 2003, 16(4): 36-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南城大桥的工程实践为背景,将确定性分析与可靠性分析相结合,运用复合材料层板理论空间有限元方法和序列响应面分析技术,对南城大桥桥面铺装可靠度进行分析研究,并将研究结果运用到桥面铺装的设计实践中.
  • 薛伟辰, 李杰, 何池
    中国公路学报. 2003, 16(4): 40-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中国首次进行了预应力组合梁长期性能的试验研究.通过一年长期荷载试验,对预应力组合梁的长期变形、预应力筋应变、钢梁应变、钢梁与混凝土板之间的滑移等时随性能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并提出了预应力组合梁长期变形的设计建议.基于龄期调整有效模量法,推导了预应力组合梁单元
  • 吴炎海, 何雁斌
    中国公路学报. 2003, 16(4): 44-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进行了活性粉末混凝土(RPC200)的配制试验,通过五批试件比较分析了水胶比、砂胶比、减水剂掺量、硅灰与石英粉比等参数对RPC的流动度以及抗折、抗压强度的影响.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用粉煤灰代替部分水泥以改善RPC的流动度,探讨以地方常用材料配制RPC的可能性.
  • 李运生, 张彦玲, 林玉森
    中国公路学报. 2003, 16(4): 50-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研究公路钢筋混凝土梁抗力劣化对构件可靠性的影响,采用了一个时变荷载模型和一个多参数抗力劣化模型,研究了公路钢筋混凝土梁抗弯强度可靠性在服役期内的变化趋势,并基于一实例分析了各影响参数对可靠性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抗力劣化使构件可靠性下降,受拉区钢筋和车辆荷载
  • 陈太聪, 苏成, 韩大建
    中国公路学报. 2003, 16(4): 55-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考虑结构节段施工影响的收缩徐变效应分析中,提出节段等效增量荷载的概念,将前面所有阶段的实际荷载增量对收缩徐变的影响转变为节段等效增量荷载,施加于当前阶段的有限元计算模型中;同时按混凝土龄期调整当前阶段的各混凝土单元弹性模量.基于上述处理,采用标准有限元分析,即
  • 蔡金标, 凌道盛, 徐兴
    中国公路学报. 2003, 16(4): 59-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一种新型单元--组合单元,这种单元包含了三维实体、三维梁、板、壳、空间杆等构件,突破了传统有限元对于不同材料或不同构件必须采用相应不同单元的限制,对悬索桥的索塔、加劲梁等复杂结构,能用较少的单元进行模拟,实现了用普通微机对青马悬索桥的空间振动分析,计算结果与
  • 张国强, 晏克非, 崔叙
    中国公路学报. 2003, 16(4): 63-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基于VISUM仿真软件的O-D矩阵反推技术,就该技术的核心原理与实施应用给予详细的阐述.该技术运用动态多路径的平衡分配法进行交通分配,充分利用了交通、土地利用和道路网现状调查所获取的各种信息,并以VISUM宏观交通仿真软件为技术基础.
  • 交通工程与管理
  • 高海军, 陈龙, 石松泉
    中国公路学报. 2003, 16(4): 67-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考虑非机动车辆对路口信号控制的影响,提出了交通路口混合交通流分布式模糊控制的一 种新方法;基于北京体育馆西路路口的实测数据,利用德国VISSIM仿真软件进行仿真,验证了该分布式模糊控制方法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 杨文国, 高自友
    中国公路学报. 2003, 16(4): 72-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首先介绍了城市交通网络分析中公平目标和广义费用函数的概念,建立了考虑环境因素的广义用户平衡和广义系统最优配流模型,并用著名的FRANK-WOLFE算法对所给模型进行了求解.最后给出了一个简单算例,并根据配流结果得出了和实际相符的结论.
  • 论文
  • 裴玉龙, 马骥
    中国公路学报. 2003, 16(4): 77-8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沈大高速公路、辽宁省和哈尔滨市大量事故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系统研究道路线形中平面、纵断面、横断面和交叉口各项参数的设置问题及其对交通事故的影响,并对其影响关系进行规律性分析.提出高路基与陡坡路基会危及交通安全的观点,这在中国高等级公路上尤其突出而又经常被忽视.
  • 魏朗, 陈涛, 杨存义
    中国公路学报. 2003, 16(4): 83-8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完成了车辆碰撞事故分析计算方法研究的基础上,建立汽车三维四轮动力学计算模型,并引入OpenGL标准图形库与Visual C++编程环境相结合的三维真实感图形技术,开发了针对实际车辆碰撞交通事故的空间模拟再现系统.
  • 孙燕, 陈森发, 黄鹍
    中国公路学报. 2003, 16(4): 87-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充分考虑了驾驶员在路径选择中的不同要求,依据层次分析法和灰色评价理论建立了一种根据驾驶员的偏好自适应选择最优路径的方法,并设计了相应的决策支持系统,为智能交通流诱导系统的进一步发展铺平了道路.
  • 张开冉, 李国芳
    中国公路学报. 2003, 16(4): 91-9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模糊综合多级评判方法评价城市道路交通环境噪声污染,其中包含了道路交通噪声对居民的实际冲击影响的综合比较评价,能够清晰地确定所测小区受噪声影响的程度,并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 廖昌荣, 余淼, 杨建春, 陈伟民, 黄尚廉
    中国公路学报. 2003, 16(4): 94-9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用3个输入单元、1个输出单元和7个隐含单元的神经网络来摸拟汽车磁流变减振器的动力学特性,采用实验室测试得到的数据和基于高斯-牛顿法的改进算法对神经网络的连接权值进行优化.神经网络预测结果与试验测试结果比较表明:提出的神经网络模型能够比较准确地预测磁流变减振
  • 王贺武, 刘浩学, 王生昌
    中国公路学报. 2003, 16(4): 98-1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车用增压柴油发动机上模拟了公路隧道内外进气环境下的碳烟、NOx和CO排放.结果表明:与隧道外环境相比,在隧道内环境下柴油机的NOx排放量降低,碳烟排放增加,CO排放没有显著变化.
  • 李世武, 王云鹏, 刘艳莉, 鹿应荣, 隗海林, 周如波
    中国公路学报. 2003, 16(4): 101-1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WB-Ⅰ型节油净化器,在色质联机上对汽油磁化前后的组分进行了质谱分析,对汽油磁化前后的表面张力进行了对比测定,在气道试验台上对雾化效果进行了模拟试验,采用激光全息测试仪拍摄了粒子全息图,编制专用软件对再现图像进行了数字图像处理、粒径拟合计算、雾场粒径统计.试验
  • 牛军川, 孙玲玲, 张蔚波, 宋孔杰
    中国公路学报. 2003, 16(4): 106-1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首先阐述了随机路面输入下悬架的最优控制理论,然后以接近实际情况的四自由度主动悬架为例,提出以满足多目标要求的反馈控制策略,推导了悬架系统的性能指标和频响传递函数,分析了系统参数和加权系数对悬架整体性能和行为特性的影响,并对它们进行了初步的优化.采用一套加权系数
  • 张新
    中国公路学报. 2003, 16(4): 111-1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机电一体化的液压冲击器的工作特点,将模糊控制策略引入液压冲击器控制系统中,对液压冲击器的输出参数(冲击能与冲击频率)实现了模糊控制,通过实验采集数据表明,系统控制性能良好,实现了新型液压冲击器预期的工作性能要求.
  • 吕彭民, 汪红兵, 张大庆
    中国公路学报. 2003, 16(4): 115-1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使用ADAMS软件建立了混凝土泵车臂架系统的动力学仿真分析模型,对泵车臂架系统在不同峰值的油缸冲击载荷下的动态响应进行了详细分析.通过响应分析可知,减小油缸冲击载荷是改善泵车振动性能的有效途径之一.该理论研究结果得到了试验验证.
  • 丁华, 朱茂桃, 赵剡水
    中国公路学报. 2003, 16(4): 118-1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用Pro/E软件建立了液压挖掘机动臂的三维模型,对铰销间接触载荷的处理时采用经典弹性力学方法,选用板壳单元建立了动臂的有限元模型.对动臂的两种工况进行了计算,结合工作装置的静强度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对现行设计提出了改进建议.
  • NULL
    中国公路学报. 2003, 16(4): 121-12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