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 第13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00-01-20
  

  • 全选
    |
    论文
  • 曹诚, 孙伟, 秦鸿根
    中国公路学报. 2000, 13(1): .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高掺量粉煤灰碾压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的测试和对其中粉煤灰掺量的影响及提高水泥标号对粉煤灰激发效果的机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高掺量粉煤灰碾压混凝土的早期强度随粉煤灰掺量的提高呈下降趋势,但随龄期增长增幅增大;提高粉煤灰掺量有利于降低碾压混凝土的脆性;提高水泥标
  • 冯晓, 李方, 邓学钧
    中国公路学报. 2000, 13(1): .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属性区可识别地面模型的基本概念、实测建立该模型的实现方法、基本数据格式与数据结构,介绍了综合数字地面模型基本建模操作的基本算法.
  • 谢祥根, 符锌砂
    中国公路学报. 2000, 13(1): 1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一种考虑地形特征的基于THIESSEN三角形化的三角构网法,从图论学的角度出发,论证了采用THIESSEN三角网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探讨了几种地形特征的各自特点和相应的处理方法.经实例验证,该方法效果很好,充分说明该思路是可行的、高效的,可应用于公路路线CAD和公路全景透视
  • 姚连璧, 朱照宏
    中国公路学报. 2000, 13(1): 14-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探讨了RTK技术在道路定测中应用的有关问题,包括适用于RTK作业的道路中线任意点坐标的计算、坐标转换、高程计算等,提出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及处理方法,为改进道路勘测手段、拓展RTK技术的应用领域起到促进作用.
  • 周志刚, 郑健龙, 宋蔚涛
    中国公路学报. 2000, 13(1): 18-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试验基础上,分析了土工格栅与填土相互作用机理及土工格栅加筋柔性桥台的机理,并与现场检测的柔性桥台台背沉降和土压力等进行对比,论证了土工格网加筋柔性桥台解决桥头跳车问题的合理有效性.
  • 钱振东, 黄卫, 牛赫东
    中国公路学报. 2000, 13(1): 22-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预应力混凝土路面设计进行研究,提出设计准则,并根据中国国情及交通状况,提出有关预应力路面板厚、预应力值大小、纵向预应力筋配置等的设计程序;介绍了为减小预应力损失、防止局部受压破坏以及为减小板底摩擦而采取的一些措施;讨论了路用材料的选择,并介绍了预应力试验路的
  • 袁剑波
    中国公路学报. 2000, 13(1): 27-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施工招标评标中标底编制、类比价计算、不平衡报价分析、综合评标的数学模型进行了研究,然后提出了相应的模型和方法,并对模型和方法的可靠性从理论上进行了论证.
  • 周军生, 楼庄鸿
    中国公路学报. 2000, 13(1): 31-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阐述了连续刚构桥是大跨径梁桥发展的必然趋势,以及要解决的防止过大温度应力及防止船撞的措施;收集和分析了国内外大跨径连续刚构桥的数据和资料,论述了上部构造轻型化和取消落地支架合拢边跨等趋势.
  • 李华, 王道斌, 曾庆元
    中国公路学报. 2000, 13(1): 38-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虎跳门特大桥作为工程背景,采用梁段单元法建立了大跨度连续刚构桥预应力混凝土箱形梁极限承载力分析的数学模型,并推导出薄壁箱梁的U.L.列式增量平衡方程.在研究中,考虑了箱梁顶板、底板和腹板局部变形的影响及材料非线性和几何非线性.按形成矩阵的"对号入座"法则导引出非线
  • 丁春林, 周顺华, 高振岗
    中国公路学报. 2000, 13(1): 44-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打浦路隧道计算了汽-超20、挂-120重载汽车作用路面板和支撑的荷载效应,并与汽-20、挂-80汽车作用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了汽-超20、挂-120重载汽车作用对既有盾构隧道路面板和支撑带来的不利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汽-超20汽车作用不影响隧道安全使用;挂-120重载汽车作用,
  • 陈少华, 李勇
    中国公路学报. 2000, 13(1): 48-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一个典型的联拱隧道的结构分析,来解决联拱隧道的各个开挖阶段围岩的稳定性、各阶段初期支护和临时支护的受力以及二次衬砌的受力等问题.
  • 王永刚, 张景绘, 李更俭
    中国公路学报. 2000, 13(1): 52-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现存桥梁抗震性能评估过程,用区间建模评估过程中的不确定性量及区间运算求地震力和最大弯矩的值域,评估过程应用测试的环境振动,评估计算分两种情况:一是只能估计现存桥梁的固有频率,应用迭代过程可求得等效长度的区间向量;二是固有频率和振型都可以使用,直接可计算桥墩
  • 张巍
    中国公路学报. 2000, 13(1): 56-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一座公路桥梁施工过程中一批钢筋混凝土预制空心板构件出现早期裂缝的工程实例,分析了裂缝产生的原因,结合荷载试验的实测结果,说明了早期裂缝对桥面板结构性能的影响,为今后判断具有同类裂缝缺陷的预制薄壁构件能否满足两种极限状态的设计要求提供了有参考价值的技术依据.
  • 宋永发, 王清湘, 赵国藩, 宋玉普
    中国公路学报. 2000, 13(1): 61-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15根单调荷载和11根低周重复荷载作用下的无粘结部分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梁的试验研究,探讨了综合配筋指标、跨高比、荷载作用方式对预应力筋应力增量和极限承载力的影响,建立了无粘结预应力筋应力增量与综合配筋指标、混凝土相对受压区高度与综合配筋指标的关系式,对受压区混
  • 韦成龙, 曾庆元, 刘小燕
    中国公路学报. 2000, 13(1): 65-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分析曲线箱梁桥剪滞效应时,使用多参数翘曲位移函数,并考虑了轴力平衡条件;在流动的圆柱极坐标系下,建立了包含剪滞效应的每节点有10个自由度的薄壁曲线箱梁一维有限元列式.分析结果与文献[1,2]中的结果比较表明:该方法是简捷而有效的.
  • 刘耀东, 陈祥宝
    中国公路学报. 2000, 13(1): 69-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选用人工神经网络中的前向网络,应用反向传播算法,通过对箱梁温度场的研究,得到了统一的求解程序,解决了温度场实时求解问题.
  • 王荣辉, 刘光栋, 邱波
    中国公路学报. 2000, 13(1): 73-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曲线箱梁力学行为为曲梁特征的特点,将围成闭口截面曲线箱梁的板件视为曲线板梁,由此提出了薄壁曲线箱梁空间计算的曲板板梁单元法,此方法自由度少,计算精度较高,且计算思路与方法较简洁,物理概念明确,可用于薄壁曲线多室箱梁结构的空间计算分析.
  • 隽志才, 魏丽英, 李江
    中国公路学报. 2000, 13(1): 77-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交通流流体力学理论为基础,应用近似分析,用准冲击波近似替代具有连续时空性质的冲击波,建立准冲击波模拟模型,形象刻画出冲击波在信号交叉口处的传递变化情况;对车流在信号交叉口处的排队过程(拥挤-消散过程)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模拟研究,使运行分析的结果随外界道路交通条件的
  • 周伟, 罗石贵
    中国公路学报. 2000, 13(1): 81-8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总结现有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比较,建立了一种基于交通冲突技术的路段交通事故多发点判定方法,并应用郑州黄河公路大桥的冲突观测数据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 孙根年, 李乃英
    中国公路学报. 2000, 13(1): 87-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国家区域公路网密度与人口密度、人均GNP的关系,建立了国家区域公路网的宏观需求模型;考虑到公路网的建设还受地理位置、资源产业结构、建设历史及政策偏好等的影响,提出了国家区域公路网依赖-偏好指数的概念,并以此解释公路网密度统计值与模型值之间的偏差.
  • 朱顺应, 王炜, 邓卫, 唐勇, 王波
    中国公路学报. 2000, 13(1): 91-9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一种比较高效且适合大型网络的通路产生法,这种算法的指导思想是模拟树的生长规则生长出所有的通路,探讨了可靠度计算的几个相关问题,如有效通路、路段灵敏度和路段可靠度等.
  • 徐军, 罗嵩龄
    中国公路学报. 2000, 13(1): 95-9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分析现有的公路网连通性评价指标的基础上,应用图论理论,提出网络连通性评价指标的新定义,并分析和比较了它与传统定义之间的差异.
  • 刘法胜, 吴大为, 傅白白
    中国公路学报. 2000, 13(1): 98-9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考虑了Wardrop UE条件与系统最优(SO)原则共存时的交通网络配流问题,给出了与组合式Wardrop条件等价的网络配流平衡规划模型及其求解算法,并指出了该思想与方法在智能交通系统(ITS)中的应用.
  • 何仁, 王建峰
    中国公路学报. 2000, 13(1): 100-1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应用数理统计的方法,综合考虑汽车发动机最佳经济区和汽车常用行驶工况而提出汽车动力传动系统合理匹配系数和合理匹配的实用方法,并以实例验证了实用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 夏云铧, 谢福祺, 倪兴达, 何仁
    中国公路学报. 2000, 13(1): 104-1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按国标GB/T14763及其附件一对汽油车燃油蒸发污染物控制系统中不同类型碳罐的检测结果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由于罐型及安装位置等因素导致检测结果出现的差异原因和机理,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 魏朗
    中国公路学报. 2000, 13(1): 109-1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16起车对车实车碰撞试验数据,应用车辆碰撞模拟软件对车对车碰撞事故计算中的所用轮胎模型及地面摩擦系数等主要因素在求解碰撞车速时的影响情况进行了计算分析,从而定量界定了各自可能引起的误差程度.
  • 唐光武, 贺学锋, 颜永福
    中国公路学报. 2000, 13(1): 114-1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一种一维路面不平度数学模型,即ARMA模型,统一地描述了复杂而且不规则的路面起伏形状;运用该模型进行了计算机数值模拟,对国标GB7031-86<车辆振动输入路面平度表示方法>中规定的路面不平度模拟结果表明,该模型的模拟精度好,运算效率高.同时数字信号处理理论为该模型提供
  • 刘振闻, 谢习华
    中国公路学报. 2000, 13(1): 118-1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索车用汽油机点火智能控制的有效方法,对CS492Q汽油机进行台架实验,在得到汽油机性能与点火提前角关系的基础上,以汽油机曲轴转速变化量和转速相对于点火提前角增量的变化率为模糊输入量,点火提前角增量为模糊输出量,建立模糊控制器,对汽油机点火正时进行模糊控制仿真.结果
  • 杜文, 张拥军
    中国公路学报. 2000, 13(1): 122-1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一种研究非相互独立运输投资项目决策的研究方法.首先对运输项目之间的互相独立、相互补充、相互替代和相互补代作用性质进行了分类研究,然后研究了项目之间的相互影响程度及目标值确定,利用有序组合树方法建立了方案集,用群组决策方法确定项目目标值的权重,最后运用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