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欢迎访问《中国公路学报》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出版伦理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English
2001年, 第14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01-10-20
全选
|
论文
Select
路面结构动力响应仿真与参数分析研究
郝大力, 王秉纲
中国公路学报. 2001, 14(4): 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运用均匀设计方法安排计算机辅助试验,对各种结构组合情况的路面动力有限元模型进行了求解;运用人工神经网络原理技术,开展路面结构动力响应仿真和路面结构动态参数反分析,为进一步分析路面结构动力特性和改进路面结构性能评价策略提供帮助.
Select
冻土路基水份迁移数值模型
王铁行, 胡长顺
中国公路学报. 2001, 14(4): 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给出了冻土路基水份迁移问题的二维数值模型,提出水头应由重力水头、吸力水头、温度水头和相变界面水头四部分组成,定义了温度水头和相变界面水头,并给出了相应的确定方法;对如何确定有关参数及计算过程进行了阐述,并对冻结缘和融化缘形成的机理进行了探讨.
Select
沥青玛蹄脂性能试验研究
卢永贵, 赵可
中国公路学报. 2001, 14(4): 9-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均匀设计方法安排了多水平的试验方案,利用DSR、BBR对沥青玛蹄脂的高、低温流变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纤维含量与粉油比对沥青玛蹄脂的高温性能有强烈的交互作用;增加纤维含量和粉油比对沥青玛蹄脂的低温抗裂性能不利.
Select
沥青混凝土温度应力试验及其计算方法研究
田小革, 应荣华, 郑健龙
中国公路学报. 2001, 14(4): 14-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采用约束试件温度应力试验(TSRST)进行大量试验的基础上,指出SHRP提出的温度应力典型曲线的不足,提出了完整的温度应力曲线规律.然后探讨了初始温度和降温速率等对温度应力的影响以及不同材料的低温抗裂性能.最后在分析已有的温度应力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提出考虑应力松弛效应
Select
SMA混合料体积参数的研究
陈强, 曹汉荣, 张起森, 朱梦良
中国公路学报. 2001, 14(4): 19-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变动粗、细集料间的比例用量及粗集料间某档料的通过率而获得一系列的矿料级配进行室内试验,找出了矿料级配组成、油石比与SMA体积参数的变化规律.
Select
沥青与石料间的剪切粘附性研究
延西利, 梁春雨
中国公路学报. 2001, 14(4): 25-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自己开发设计的剪切粘附试验,对两种品质的沥青和两种性质的石料进行了粘附性剪切试验分析,给出了沥青与石料间粘附性强弱的定量评价方法及其受剪切速率和试验温度影响的变化规律.
Select
多层软土地基沉降的分层迭代反演综合预测法
谭昌明, 周建, 黄广龙
中国公路学报. 2001, 14(4): 28-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MERCHANT粘弹性模型,建立软土地基沉降二维粘弹性BIOT固结有限元计算公式;根据最小二乘法建立目标函数,采用SIMPLEX直接优化算法反演确定参数;针对多层软土地基,为反演能获得在物理意义上合理且数学上唯一的参数,提出了分层迭代反演综合预测法.
Select
沉管干振碎石桩对土层振动效应的试验研究
邱钰, 刘松玉, 黄卫
中国公路学报. 2001, 14(4): 33-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高速公路液化地基沉管碎石桩加固试验,对沉管碎石桩引起土层的振动效应、地基中孔隙水压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碎石桩成桩过程中,对土层的预振作用、桩体的排水作用,将有利于土层的抗震.
Select
索托桥结构分析
席根喜, 徐国彬
中国公路学报. 2001, 14(4): 37-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拉索与主梁连接形式的改变来改善斜拉桥受力性能方面的缺陷,同时塔高也可大大降低,由于塔高降低,结构的总体刚度加大,有利于桥梁抗风及抗震;对计算中的接触理论问题也作一粗略介绍;对索托桥的原理加以说明;对相同结构与荷载条件下索托桥与斜拉桥的内力、挠度作了对比.从
Select
以位移为基础的钢筋混凝土桥梁墩柱抗震设计方法
弓俊青, 朱唏
中国公路学报. 2001, 14(4): 42-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一种改进的以位移为基础的抗震设计方法;将结构位移和延性作为设计目标,用结构的弹性刚度作为等效刚度,在计及延性的非线性位移设计谱基础上进行钢筋混凝土墩柱的非线性抗震设计,设计过程不需要迭代,且能够实现期望的设计目标延性.通过对位移设计谱的讨论,并与文献[4]的设
Select
LRB隔震桥梁地震反应初探
朱东生
中国公路学报. 2001, 14(4): 47-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一座LRB隔震桥梁输入了大量具有相同反应谱的地震波,通过非线性时程分析发现,隔震桥梁地震反应的离散性很大,其最大响应对地震动的全过程十分敏感.对隔震桥梁设计时常用的5种等效线性化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用反应谱法按等效线性模型计算时,如果隔震支座延性率不同,多数方
Select
均值变点分析理论及其在桥梁健康监测中的应用
李朝奎, 徐望国, 邹峥嵘
中国公路学报. 2001, 14(4): 52-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论述了变点分析理论的原理、分析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桥梁健康监测数据分析与处理获得满意结果;实际研究表明:该方法与BAARDA W和Data-Snooping方法、拉依达判别法等有一致的处理结论,且能准确地定位一维或多维粗差大小、位置和数量,为桥梁健康诊断提供新的技术支持和更准确的诊
Select
强震作用下交通隧道的拟静态反应
杨小礼, 李亮, 刘宝琛
中国公路学报. 2001, 14(4): 55-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强震区的交通隧道,提出了拟静态分析方法.这种简化方法考虑了洞顶土压、震动时的孔隙水压、水平和垂直方向震动等因素对隧道的影响.分析场地在地震下的反应时,运用地震时剪切波传播规律来模拟自由场地的水平反应;运用三轴试验或经验公式确定孔隙水压力的变化情况;隧道的竖
Select
轴向载荷作用下钢管混凝土的徐变
顾建中, 刘西拉
中国公路学报. 2001, 14(4): 59-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钢管混凝土在轴向载荷下的徐变特性涉及两方面:徐变函数和计算方法.为适合工程应用,在徐变分析中采用"迭加法"和ACI209-R82密闭混凝土徐变公式,就紧箍力的有无分别讨论钢管混凝土的时变特性.计算中采用弹性假设,通过离散时间的方法计算由于核心混凝土受载变化导致的徐变情
Select
斜拉索抖振疲劳可靠度分析
卢伟, 强士中, 蒋永林
中国公路学报. 2001, 14(4): 63-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考虑大跨桥梁风振导致的构件疲劳问题,假定疲劳寿命服从威布尔分布,并考虑平均拉应力的影响,修正得到相应的疲劳可靠度公式;在桥梁抖振精细时程分析基础上,模拟出构件的应力时程,并以南京长江二桥为实例对公式进行了验证.
Select
桩的计算长度
朱大同, 傅朝方
中国公路学报. 2001, 14(4): 67-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n法为基础,用梁函数逼近桩的变形曲线,用文献[2]的方法,较为精确地分析了用于评价失稳的计算长度;讨论了土的抗力和桩的刚度对失稳半波数的影响,土的抗力增加,桩的刚度减小,失稳的波数增加,一般在5~10个半波;数字结果与现有成果相吻合.
Select
UPPC梁桥无粘结预应力筋极限应力分析
王春生, 陈艾荣, 徐岳
中国公路学报. 2001, 14(4): 70-7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影响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UPPC)梁桥无粘结预应力筋极限应力的主要因素,并简要评述了国内外现有的无粘结预应力筋极限应力计算方法与公式.在分析国内外大量试验数据和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无粘结预应力筋极限应力实用计算方法.通过与试验结果和规范[1]公式计算值对
Select
寒冷地区公路隧道防冻隔温层效果现场测试与分析
陈建勋, 昝勇杰
中国公路学报. 2001, 14(4): 75-7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结合大坂山隧道防冻隔温层的设计,对选用材料的性能进行了测试,并通过现场对比实验,确定了最佳的防冻隔温材料组合和施工.同时,对实验段的实测温度数据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今后对隧道防冻隔温层设计和施工的基本建议.
Select
隧道洞口边仰坡的平衡稳定分析
刘小兵, 彭立敏, 王薇
中国公路学报. 2001, 14(4): 80-8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将多种土质的圆弧破坏面转动平衡分析方法运用于洞口边仰坡的稳定分析中,能够根据现场的实际地层状况准确地判断最危险滑动面,从而为合理确定洞口工程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Select
诱导条件下信号灯相位相序设计
彭国雄, 王浩, 杨晓光
中国公路学报. 2001, 14(4): 85-8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论述了诱导条件下,相位相序设计观念的改变,提出适应诱导条件下的相位相序设计的原则和方法,为传统的检测手段补充了更为详实的信息,使更为灵活的相位相序设计成为可能,并为实现交叉口相位相序的实时调整和协调控制提供了契机.
Select
道路标线对驾驶行为模式的影响
张殿业, 张开冉, 金键
中国公路学报. 2001, 14(4): 89-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表明,车辆在有边缘线的道路上行驶比在仅有中心线或无标线的道路上行驶时更居中,尤其是在晚间行车时.边缘线能促使驾驶员准确、稳定驾驶,提高交通安全度.对驾驶员心率变异系数和稳定性测试表明,在有边缘线的道路上行驶不易疲劳.
Select
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神经网络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张生瑞, 周伟
中国公路学报. 2001, 14(4): 91-9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深入研究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有关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构建了公路建设项目的评价指标体系,探讨了各定性、定量评价指标及其属性值的量化方法,提出用神经网络理论来研究公路建设项目评价的新思路、新方法,并建立了公路建设项目综合评价的模型.
Select
交通建设中的土地适宜性评价
郑顺义, 曾学贵
中国公路学报. 2001, 14(4): 96-9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更好地进行交通线路决策,提出首先进行交通建设中的土地适宜性评价,并详细介绍了评价的依据、程序等,还提出了土地的广义价值的概念,结果表明进行土地的交通建设适宜性评价可以提高交通线路选线设计的质量.
Select
确定交通影响范围的烟羽模型法
王丽, 刘小明, 任福田
中国公路学报. 2001, 14(4): 100-1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一种适用于不同开发类型和开发规模条件下确定影响范围的烟羽模型方法,该方法运用协同学理论推出,确定了开发项目对周围路网不同影响程度下的最大距离模型,并结合实例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从而能够定量分析土地开发的交通影响,协调土地开发与交通供给之间的关系.
Select
汽车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性能实验研究
郭航, 马重芳, 肖劲松, 徐榕, 叶芳
中国公路学报. 2001, 14(4): 103-1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可用于汽车动力源的氢氧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测定电压-电流密度曲线等方法研究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性能特点以及电池温度对电池性能的影响;对汽车启动阶段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压力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
Select
波纹管碰撞性能的试验研究
王晓, 刘星荣, 葛如海, 程勇, 赵航
中国公路学报. 2001, 14(4): 106-1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波纹管碰撞性能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波纹管的吸能曲线比较平稳,是一个很好的汽车碰撞吸能部件;壁厚对于提高波纹管的吸能效果有很大的作用;动态冲击时的加速度比准静态时要高,且冲击速度越高,其承载能力也越强.
Select
汽车车内次声的测量和分析
王登峰, 常振臣, 梁杰, 单德福
中国公路学报. 2001, 14(4): 110-1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研究道路交通运输中汽车车内次声声压级(ISPL)的大小,找出车内的主要次声源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研究车内次声对司乘人员的影响和车内次声的控制提供参考,对几种不同类型汽车的车内次声进行了测量和分析.结果表明,次声是车内噪声的主要成分;当汽车高速行驶时,车内有较高的
Select
摩擦离合器与制动器的摩擦材料分析
王忠伟, 刘长生
中国公路学报. 2001, 14(4): 114-1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摩擦学的角度出发,对摩擦离合器与制动器的摩擦材料的性能、特点以及失效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又对摩擦系数稳度这一概念进行了描述.
Select
液压挖掘机泵与发动机匹配研究
彭天好, 杨华勇
中国公路学报. 2001, 14(4): 118-1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就液压挖掘机中常见的三档功率模式,详细地阐述了泵与发动机的匹配原理及其实现方法,分析了负荷传感系统的特点,阐明了负荷传感控制与泵、发动机匹配相矛盾的实质,提出了在保留泵与发动机匹配时应舍弃负荷传感控制的论点,对于泵与发动机匹配时的液压回路进行了较深的探讨,提出
新闻公告
更多...
下载中心
更多>>
排版前修改注意事项(2022-02版)
中国公路学报-青年编委申请表
《中国公路学报》双语出版JTP-简介
稿件退修注意事项
版权转让协议
投稿模板—英文
友情链接
更多>>
Ei Compendex 检索
中国公路学报(CNKI)
长安大学学术期刊管理中心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英文版)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版
新媒体平台
学报微信公众号
学报微信视频号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