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路学报. 2019, 32(10): 0-0.
随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一带一路"等重大区域合作倡仪的推进,一大批陆上超长公(铁)路和跨海连接工程已建成或待建中,桥梁作为关键的道路基础设施,对中国交通事业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自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桥梁建设技术不断提升,桥梁跨度记录持续刷新,结构体系更柔,阻尼更小,风敏感性更强。中国沿海和内陆地区频繁遭受强/特异风侵袭,强/特异风作用下的大幅风致振动是威胁桥梁施工和运营安全的关键技术和科学问题。近年来,中国以长大跨度桥梁建设为依托,在桥梁抗风方面取得了较多研究成果,已从"跟跑"学习国外经验为主的阶段过渡到以自主创新为特色的"领跑"国际先进水平阶段。
为及时总结中国桥梁抗风的最新研究成果,引领桥梁抗风研究的发展方向,推动中国桥梁抗风理论与试验技术的创新,《中国公路学报》编辑部邀请湖南大学华旭刚教授牵头,并邀请中国工程院陈政清院士(本刊特邀编委)作为顾问专家,共同向该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约稿,出版本期"桥梁风致振动理论与试验技术进展"专刊,回顾、总结和推广中国桥梁风致振动理论和试验技术的最新成果,探讨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方向,推进有序创新和持续发展。本期专刊共组约稿件近百篇,经编辑部组织专家审稿,最终录用27篇。
专刊主要内容包括以下5个方面:
(1)综述:总结了桥梁断面涡振驱动机理、影响因素、分析手段及控制方法等研究现状、发展和不足;回顾了桥梁非线性颤振的研究进展和非线性自激气动力模型;介绍了被动气动控制措施在改善主梁颤振、涡振性能时的优化思路,讨论了基于气动附属物的形状和位置优化原则等。
(2)大跨桥梁抗风:包括基于位移测量的非线性涡激力模型参数识别方法、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桥(主跨1 666 m)抗风性能研究、大攻角下超大跨度斜拉桥颤振性能节段模型风洞试验和大跨度悬索桥的多阶模态竖向涡振与控制等工作内容,涉及大跨桥梁抗风涡振、颤振、静风失稳、断面形式绕流特征及主动和被动控制措施等。
(3)风-车-桥耦合系统气动特性:包括大跨度桥梁桥上汽车气动特性风洞试验、紊流影响下的车桥系统气动力特性风洞试验、桥塔遮风效应对车辆气动参数及行车安全的影响等。
(4)索结构风致振动与控制:包括微椭圆截面斜拉索风致振动特性及机理、表面损伤斜拉索气动力及流场、斜拉索涡激振动的被动自吸吹气流动控制、黏滞惯质阻尼器对斜拉索的减振效果分析等,涉及风洞试验、现场实测、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综合性研究手段。
(5)风洞试验技术:介绍了风洞试验中山区峡谷桥址地形模型的过渡段优化问题,开发了基于大气边界层风洞中模拟下击暴流水平风速风场的试验装置。
桥梁风致振动理论与试验技术研究的持续创新发展,是中国建设交通强国,践行"一带一路"区域合作倡仪等的重要支撑。《中国公路学报》将持续关注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以期为广大专家、学者及工程技术人员提供更好的知识服务与交流沟通平台,促进中国公路交通行业的安全、健康与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