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 第33卷, 第11期 刊出日期:2020-11-20
  

  • 全选
    |
    目录
  • 中国公路学报. 2020, 33(11):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中国公路学报. 2020, 33(11):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20年初新冠疫情发生后,为了科学有效地防控疫情,《中国公路学报》快速响应,编辑部邀请同济大学王雪松教授(本刊副主编)和李健副教授组织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交通运输应急管理”专栏。专栏收到自由投稿和约稿共计65篇,经编辑部组织专家快速审稿,最终录用8篇,录用论文于2020年3月至7月先后在中国知网和我刊微信平台在线出版,于11月在本刊结集出版印刷。专栏论文涵盖的主题包括疫情传播风险建模、公共交通管控策略、应急物资调度优化等,采用的研究手段包括问卷调查、数据分析、仿真模拟、数学建模等。
    为了充分发挥和拓展本专栏学术研究成果的社会效益和影响力,2020年8月5日,中国公路学会与《中国公路学报》编辑部联合主办,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一带一路”国际交通联盟(BRITA)交通安全委员会协办,以线上视频会议的形式举办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交通运输应急管理高端学术研讨会”。研讨会邀请本专栏8篇论文的作者逐一宣讲论文研究成果,并邀请了中国公路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文杰、长安大学学术期刊管理中心主任芮海田、同济大学陈小鸿教授、交通运输部管理干部学院张柱庭教授、长安大学王建军教授、《中国交通报》记者杨红岩、同济大学张小宁教授、上海市道路运输事业发展中心党委书记王建军等专家研讨点评,研讨会取得了圆满成功,形成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突发事件下的交通运输应急管理基础理论、技术创新和实践应用,是建设交通强国的重要支撑。《中国公路学报》在突发疫情后快速组织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交通运输应急管理专栏,快速审稿并在线出版,同时组织高端学术研讨会,体现了学报的社会担当。《中国公路学报》将继续关注交通运输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为广大专家、学者及工程技术人员提供高质量的学习、交流平台,促进中国交通行业安全、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 中国公路学报. 2020, 33(11):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交通运输应急管理专栏
  • 周继彪, 马昌喜, 董升, 张敏捷
    中国公路学报. 2020, 33(11): 1-10. https://doi.org/10.19721/j.cnki.1001-7372.2020.11.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国家重大突发疫情面前,城市公共交通具有保障出行与阻断疫情的双重责任。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简称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城市公共交通既要保证有效运输,又要降低疫情扩散的风险。地铁和常规公交是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城市公共交通中占据重要地位。针对宁波市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中存在的防疫问题,提出了基于问题驱动的城市公共交通非常规防疫策略。研究结果表明: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下,城市公共交通系统防疫需要启动应急响应机制,遵循分区分类防控的基本原则,在保障人们刚性出行需求的同时,必须阻断疫情传播,减少通过公共交通运输造成的交叉感染,实现疫情可防可控。除体温检测、佩戴口罩与洗手消毒等防疫措施之外,还应结合地方实际和风险评估等级采取非常规的组合防疫策略,即:①面向城市常规公交,建议采取网格化运营策略、需求响应式运营策略以及应急公交接驳策略;②面向城市轨道交通,建议采取3级组合防疫策略,即暂停运营策略、车厢隔离防疫策略以及需求响应式防疫策略。以上常规公交与轨道交通的多种组合防疫策略需根据疫情的发展情况动态调整,及时启动相应级别的公共交通应急预案,被动防御与主动防控相结合,积极发挥城市公共交通在疫情时期的交通骨干作用和应急保障作用。
  • 茹小磊, 杨超, 严钢, 马晓磊
    中国公路学报. 2020, 33(11): 11-19. https://doi.org/10.19721/j.cnki.1001-7372.2020.11.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公共交通内部相对狭小和密闭的空间,使得乘客间频繁发生近距离接触,是流行病扩散的高危环境。面对诸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这类突发大规模流行病时,交通管理者通常采取的方案是全部公交线路停运,彻底阻断流行病通过公共交通系统传播这一个途径,但是对于公交乘客而言,如果缺乏替代的出行方式,将严重降低其移动性,甚至会影响其基本的生活条件。利用北京市公交IC卡刷卡数据,挖掘乘客的个人出行特征和相互之间的接触特征,构建公交乘客动态接触网络,试验数据统计显示北京公交乘客单次出行与他人的平均接触时间为17 min,通勤乘客工作日与他人平均累计接触123次。利用理论传播模型(SEI和SIS)模拟流行病在公共交通系统内的扩散,对比随机网络分析其特征,发现公交乘客间接触的周期性发生规律显著促进了流行病的快速传播。将乘客传播影响力集计至公交线路,针对常规公交网络设计停运部分线路的运营方案,使用站点间平均邻接距离作为指标,衡量部分停运方案导致的常规公交系统可达性损失。研究对比了停运方案实施前后的流行病扩散规模。研究结果表明,只需要停运小部分线路就能使流行病暴发得到遏制,同时公交系统的整体可达性没有明显下降。
  • 吴娇蓉, 王宇沁, 陈小鸿
    中国公路学报. 2020, 33(11): 20-29. https://doi.org/10.19721/j.cnki.1001-7372.2020.11.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究城市公共卫生事件下,考虑特殊时期的交通服务需求,通勤合乘模式解决通勤出行的可行性及组织效率,以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新冠肺炎)疫情为背景,基于疫情期乘客出行偏好网络问卷调研数据,分析民众出行偏好及对不同出行模式的暴露风险感知。意愿调研显示,71%的私家车主及无私家车群体均对与同单位人员发生合乘有较高的参与意愿,60%的私家车主表示愿意提供合乘服务,73%的无私家车通勤人群表示愿意接受合乘服务。在单位层面组织通勤合乘,有需求、有条件、有基础,具有良好可行性。以问卷数据为基础构建二元Logit模型对合乘出行驱动因素影响分析,研究发现疫情持续期出行者对交通方式主观感知风险将对合乘选择行为影响较为显著。结合出行群体在疫情持续期的交通方式选择偏好,提出基于健康管理的通勤合乘组织设计的公益互助、安心、用户群体固定、预约共享、合乘人数控制原则和服务水平要求。通过不同场景下合乘仿真,对该模式的预期效率进行解析,得出由单位组织的通勤合乘模式相较商业顺风车而言,前者“N对1”的配对需求与后者“NN”配对相比,大幅提高了配对成功率。在不同拥车率条件下,存在一个成行率较高的合理员工规模,且该合理规模不是很大。员工住地较为分散的成行率均低于住地聚集场景,当拥车率达到65%的水平时,不论员工住地分布集聚还是分散,均可达到较高的成行率。面对公共卫生事件持续期,探索通过城市交通组织模式创新来破解通勤的流动需求与风险管控难题,为城市治理提供参考。
  • 李健, 陈田, 张懿木
    中国公路学报. 2020, 33(11): 30-42. https://doi.org/10.19721/j.cnki.1001-7372.2020.11.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全球新发重大传染病疫情不断出现,已成为人类社会必须防范应对的重大风险。公共交通在传染病疫情防控过程中承担着阻断病毒传播和保障复工复产的功能,疫情期间公共交通运行管理的决策需求和技术支撑体系与日常情况有显著差异。现有研究多针对公交日常运行决策需求展开,虽有少量针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决策支持的研究,但多针对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场景,无法迁移应用于传染病疫情防控。基于此,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为例,综合考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流程和疫情防控实际情况,系统梳理疫情不同阶段的防控目标和决策需求,提出一种面向传染病疫情防控的公共交通运行管理决策支持系统框架,建立基于公共卫生事件案例库、多源数据融合库、公交数据分析技术库和公交防疫策略库的功能架构,并设计不同功能模块的算法模型。研究以厦门为例,对提出的决策支持系统的功能架构和算法模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构建公交乘客出行链的成功率为89.7%,并可应用于疫情不同阶段的关联客流分析、感染者同乘人员的追溯分析、医护人员等防疫人员的通勤出行识别、公交运行满载率监控等方面。研究成果不仅对传染病疫情防控有实用价值,而且对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决策支持方法亦有理论贡献。
  • 李武, 赵胜川, 戢晓峰, 马静文
    中国公路学报. 2020, 33(11): 43-54. https://doi.org/10.19721/j.cnki.1001-7372.2020.11.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揭示交通暴露和土地利用层面各因素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在社区尺度传播风险的影响,以A市315个小区的1 947例COVID-19确诊数据为研究样本,利用ArcGIS平台的地理编码、核密度分析、空间统计和网络分析等方法,基于道路网络、公交网络、城市POI和中国GDP/人口空间分布的公里网格数据,获取有病例小区500 m缓冲区范围内表征交通暴露和土地利用的14项具体指标。在此基础上,采用小区的COVID-19确诊人数作为解释变量,同时考虑交通暴露层面变量(路网密度、设施邻近度)和土地利用层面变量(混合度、使用强度),运用经典全局泊松回归和变系数地理加权泊松回归(GWPR)2种方法建立模型并进行实证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考虑空间异质性的GWPR模型具有更高拟合优度和解释度;道路密度、公交线网密度、CBD邻近度、建筑密度、人口密度和土地价值与小区COVID-19传播风险呈显著正相关;出入口邻近度、绿地公园邻近度和土地利用混合度变量则在GWR模型中表现出随空间位置的改变呈现显著正负2种影响效果;人口密度、土地价值、绿地公园邻近度和土地利用混合度对小区COVID-19传播风险的影响程度要高于其他变量。因此,城市空间要素不仅会影响非传染性的病发风险,同时也与传染性疾病的传播风险显著相关,所得结果可为通过土地利用、城市交通规划等手段降低流行病发生的潜在风险提供参考。
  • 胡晓伟, 宋浪, 杨滨毓, 王健
    中国公路学报. 2020, 33(11): 55-64. https://doi.org/10.19721/j.cnki.1001-7372.2020.11.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应急医疗物资调度不尽合理、集配中心中转效率不够高等问题,重新设计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城市应急医疗物资调度与配送体系,并给出了应急医疗物资的分类方法。从医疗物资使用需求和库存估计可使用时间2个维度构建需求点紧急度指标,考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征,以加权的需求满足率最大化为主要目标、车辆行驶距离最小化为次要目标,构建应急医疗物资动态分配模型,并通过算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结果表明:所构建的模型能够兼顾医疗物资分配的公平和效率,符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应急医疗物资供给和需求的动态变化特性,确保在物资短时间供给不足的情况下各需求点也能公平获取一定比例的物资;且模型仅要求各需求点上报各种品类医疗物资的使用人数和库存量,同时模型还给出数据缺失时的自动计算办法,可操作性更强;运用紧急度指标对需求满足率最大化目标进行校正,解决了各需求点因需求量差异对公平分配造成的影响,使得应急医疗物资分配更加合理。研究成果结合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应急医疗物资调度的具体过程,使得分配模型更符合实际需要,可为城市应急医疗物资优化调度提供决策依据。
  • 陈丰, 丁文龙, 叶一芃, 王华
    中国公路学报. 2020, 33(11): 65-72. https://doi.org/10.19721/j.cnki.1001-7372.2020.11.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公共卫生事件暴发初期,为了合理高效地分配医疗物资,兼顾医疗物资运输成本和运输延误,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为例,研究了公共卫生事件暴发初期受影响较大地区的医疗物资调度问题。基于疫情期间医疗物资供给不足的实际情况,结合各个医疗点对医疗物资的不同需求,采用最优化理论与方法建立考虑物资延迟损失和物流成本的双目标医疗物资优化调度分配模型。同时,采用外逼近法对模型进行求解,通过算例分析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和算法的高效性。结果表明:由所构建的兼顾延迟损失与物流成本的双目标模型及采用的算法,能够得到不同条件下的医疗物资分配方案,所构建的双目标优化模型可以更好地兼顾医疗物资分配过程中的延迟损失和物流成本,并根据疫情走势及医疗物资供给实际情况提供更为合理的调度方案。
  • 彭勇, 黎元钧
    中国公路学报. 2020, 33(11): 73-82. https://doi.org/10.19721/j.cnki.1001-7372.2020.11.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的背景下,提出利用“卡车-无人机”协同配送新模式对疫情相对严重的地区进行物流配送,进一步研究该模式对疫情影响下物流配送的价值。考虑无人机最大飞行时间、载重以及道路条件等因素,将客户分为只能由卡车服务的客户、只能由无人机服务的客户以及卡车与无人机均能提供服务的客户3类,以车辆总服务时间最小为目标,建立车辆与无人机协同为客户提供配送服务的数学模型。设计嵌入简单启发式算法的混合邻域搜索算法,通过不同规模算例运算时间及多次运算解的波动性验证算法的有效性;通过对TSP算法、邻域搜索算子的不同组合的分析,找出最优的组合,进而对无人机最大飞行时间、无人机飞行速度载重影响因子进行了灵敏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计算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TSP算法质量直接影响邻域搜索操作得到解的质量,可以通过高效TSP算法设计寻找更好的配送方案;无人机续航能力越强,目标函数就越小,无人机飞行速度载重影响因子越大,导致配送所需的服务时间越多,可以通过选用续航能力强、飞行速度受载重影响小的无人机提升配送服务效率。研究成果可以为城市发生重大灾难或特殊情况时,城市物流配送系统中无人机的应用提供指导和参考价值。
  • 综述
  • 陈政清, 华旭刚, 牛华伟, 黄智文, 张弘毅, 陈谨林
    中国公路学报. 2020, 33(11): 83-100. https://doi.org/10.19721/j.cnki.1001-7372.2020.11.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永磁电涡流阻尼减振的理论与技术进展进行了综述,主要包括:永磁电涡流调谐质量减振器、大吨位的滚珠丝杠式轴向电涡流阻尼器等新型减振装置;板式电涡流阻尼及滚珠丝杠式电涡流阻尼器的性能仿真与设计方法;桥梁涡激共振、斜拉索振动控制的电涡流阻尼三元减振理论;以及基于电涡流阻尼力非线性特性的减震性能研究。介绍了湖南大学新建的大型阻尼器特性综合试验平台及主要功能,以及永磁电涡流阻尼技术的典型工程应用。最后指出了值得进一步研究的若干问题。
  • 王建伟, 高超, 董是, 徐晟, 袁长伟, 张驰, 黄泽滨, 卜杉杉, 常青, 王越
    中国公路学报. 2020, 33(11): 101-124. https://doi.org/10.19721/j.cnki.1001-7372.2020.11.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进一步促进交通基础设施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采用文献研究法对道路基础设施数字化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首先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文核心合集数据库和Web of ScienceTM、IEEE等英文数据库中与主题相关的文献(中文229篇,英文2 395篇),基于科学知识图谱对文献进行梳理与分析,并结合现有研究中的技术领域与工程应用场景,对道路基础设施数字化做出了定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建了道路基础设施数字化的技术架构,包括:感知获取层、集成处理层、业务应用层、标准与规范体系以及安全与管控体系;此外重点介绍了数字道路信息感知技术、数据管理与分析技术、全生命周期工程应用等关键技术的发展现状,进一步展望了未来技术发展的前景。最终通过梳理道路基础设施数字化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其今后的发展做出展望。结果表明:道路基础设施数字化是由特定的检测与感知技术、数据传输与通讯网络、信息平台与安全系统构成,具有多元智能性。在路面信息的采集过程中,传感器在耐久性和实用性等方面存在的技术难题仍需进一步解决;物联网、地理信息系统、建筑信息模型、信息物理系统、数字孪生、大数据驱动在内的多种技术手段在道路基础设施性能监测和管理过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余荣杰, 田野, 孙剑
    中国公路学报. 2020, 33(11): 125-138. https://doi.org/10.19721/j.cnki.1001-7372.2020.11.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安全性测试是高等级自动驾驶汽车(Highly Automated Vehicles,HAV,指具备L3级及以上能力的自动驾驶汽车)规模化应用的基本保障。鉴于HAV测试对象与测试标准的变革,传统基于里程的车辆测试方法论不再适用,场景化虚拟测试正成为验证HAV安全性的核心方法。基于与国内外多家HAV研发机构开展虚拟测试合作的基础上,针对测试场景、测试工具和测试方法等方面的技术难点和学术问题进行汇总、归纳和分析。测试场景方面,围绕场景覆盖度的要求,需重点关注测试场景自主划分、自动化仿真生成和未知高风险场景搜寻等理论方法。测试工具方面,在构建HAV自动驾驶系统“环境感知-规划决策-运动执行”一体化仿真工具的基础上,需研究支撑测试场景生成、驾驶行为双向交互和多传感器物理模型融合的高可信仿真技术。测试方法方面,针对海量测试场景、HAV驾驶能力非单调变化等特征,亟待开展覆盖度驱动型测试方法、加速测试方法和多目标测试与评估等的研究。此外,在上述研究挑战的基础上,面向HAV虚拟测试自动化、快速化、一体化和协同化的应用需求,提出HAV虚拟测试仿真即服务(Simulation as a Service,SAAS)的系统架构,并进一步明确HAV安全性诊断分析、系统自主优化训练和面向系统快速迭代升级的测试方法等SAAS重点研究需求。
  • 道路工程
  • 吕松涛, 王双双, 王盘盘, 刘超超, 赵钿达
    中国公路学报. 2020, 33(11): 139-147. https://doi.org/10.19721/j.cnki.1001-7372.2020.11.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增加水泥稳定碎石半刚性基层材料的韧性,有效提高其抗裂性能,以减少因基层开裂引起的路面反射裂缝,以粒径为2.36~4.75 mm的橡胶颗粒等体积替换同粒径的集料,制备了持强增韧型橡胶-水泥稳定碎石材料。橡胶颗粒掺量分别为该粒径集料总体积的38%、57%、76%和95%。采用材料试验系统(MTS)开展了7 d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四点弯曲强度试验和劈裂强度与模量试验,揭示了无侧限抗压强度、最大劈裂与弯拉应变及劈裂动态模量随橡胶颗粒掺量的变化规律,提出了一种强度满足规范要求、模量可调控的水泥稳定碎石材料制备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橡胶-水泥稳定碎石的7 d无侧限抗压强度随橡胶颗粒掺量的增加而减小,且两者呈幂函数关系,当掺量在80%以下时可满足规范中的强度要求;最大劈裂应变随橡胶颗粒掺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在保证强度的基础上,极限应变最大可达到传统水泥稳定碎石的1.9倍,而弯拉应变则先增大后减小,在保证设计强度的前提下,极限应变最大可达到传统水泥稳定碎石的3.79倍;劈裂动态模量随橡胶颗粒掺量的增加而减小,两者呈幂函数关系;橡胶-水泥稳定碎石的韧性较传统水泥稳定碎石显著增强,从而提高了其作为半刚性基层材料的抗裂性能;橡胶颗粒的掺入使水泥稳定碎石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实现了破坏应变显著增大(即断裂能显著增大)、模量可调可设计的功能。
  • 黄优, 刘朝晖, 李盛, 刘靖宇, 柳力
    中国公路学报. 2020, 33(11): 148-157. https://doi.org/10.19721/j.cnki.1001-7372.2020.11.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粒料的回弹力学特性具有非线性和正交异性。为研究此特性,设计了一种综合考虑粒料应力依赖性和正交异性的动态回弹特性解决方案,该方案包含:改进的重复加载三轴试验方案、正交异性系数α、Uzan应力依赖模型。改进的试验方案包含多个应力水平,每个应力水平上通过施加应力扰动,实现压缩、拉伸和剪切3个应力状态;α表征粒料的正交异性程度,并减少正交异性增量本构方程中的未知数;Uzan三参数应力依赖模型表征模量和泊松比的应力依赖性。推导了增量本构方程,并计算了粒料的5个回弹特性参数:竖向模量、水平向模量、竖平面内泊松比、水平面内泊松比,剪切模量。使用该方案对3种粒料(石灰岩、砾石、花岗岩)进行了室内试验研究,计算了粒料的回弹特性参数,分析了应力水平、级配和含水率对动态回弹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①该解决方案同时考虑了粒料的正交异性和应力依赖性,实测数据和计算数据相关性良好,计算结果准确合理;②粒料的回弹模量和泊松比都具有应力依赖性,动态回弹模量主要受体应力的影响,泊松比受剪切应力的影响更大;③粒料的回弹模量和泊松比均存在显著的正交异性,当剪应力较大时,有可能出现剪胀现象;④各回弹特性参数随影响因素的变化规律正确,该方案能够显著地反映出各因素对回弹特性参数的影响。
  • 桥梁工程
  • 张清华, 王玉威, 程震宇, 贾东林
    中国公路学报. 2020, 33(11): 158-168. https://doi.org/10.19721/j.cnki.1001-7372.2020.11.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保障多塔悬索桥中主塔鞍座的抗滑移安全性,准确评估主缆与鞍座间的摩擦抗力,提出一种适用于鞍座摩擦抗力分析的混合解析数值法。首先,通过分析滑移临界状态下鞍座内索股的受力状态,将主缆与鞍座接触面间摩擦抗力的求解问题逐步分解,最终简化为求解鞍座任意截面处索股与鞍座接触面间压力分布的平面应变问题;其次,沿纵向将鞍座均匀离散化为多个截面,建立相应截面的二维有限元模型,并得出滑移临界状态下各截面处索股与鞍座接触面间的压力分布;采用将各段压力求和再乘以摩擦因数的方式求出主缆与鞍座间的摩擦抗力及其分布,建立适用于主缆与鞍座间摩擦抗力评估的混合解析数值法,并通过模型试验验证其准确性;最后,基于所提出的混合解析数值法对鹦鹉洲长江公路大桥实桥的中主鞍座摩擦抗力进行分析与讨论。研究表明:所提出的混合解析数值法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吻合良好,具有计算效率和精度高,评估流程简洁和工程应用便捷等优点,可作为评估主缆与鞍座间摩擦抗力的依据;主缆与鞍座接触面间压力的绝对值和摩擦抗力均呈由上到下、由松边到紧边递增的分布特性;通过设置竖向摩擦板以增加数个竖向摩擦板面,从而有效提高主缆与鞍座间的摩擦抗力,可大幅提高主缆与鞍座间的抗滑移安全性。
  • 朱劲松, 王永光, 郭晓宇, 高嫦娥
    中国公路学报. 2020, 33(11): 169-181. https://doi.org/10.19721/j.cnki.1001-7372.2020.11.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研究钢-UHPC华夫板组合梁在静载作用下的竖向抗剪性能,对4个组合梁试件进行了静力试验,主要变化参数包括华夫板平板厚度、肋的高度、翼板宽度。通过分析试件破坏过程、荷载-跨中挠度曲线、应变分布规律,对不同参数下试件的破坏模式和承载能力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试件共有剪切破坏和剪切、弯曲复合破坏2种破坏模式;与普通组合梁不同的是,由于钢纤维的“桥接作用”,UHPC翼板剪切开裂后呈现多条剪切裂缝同时开展现象,主裂缝周围出现大量细而密的微小剪切斜裂缝,钢纤维显著提高了组合梁的抗剪承载力和变形能力;华夫板纵、横肋的设计削弱了组合梁的整体工作性能,在几何突变处出现应力集中现象,使得此处率先发生纵向开裂;对比试件SUW1和SUW2,保持华夫板整体高度不变,将肋高占华夫板高度比例从50%提高到67%时,承载力下降了3.2%,但变形能力提高了85.8%;对比试件SUW2和SUW3,保持平板厚度保持不变,将肋的高度从60 mm增加到90 mm时,承载力提高了22.5%,但变形能力下降了48.6%;对比试件SUW1和SUW4,将翼板宽度提高47.3%时,承载力和变形能力分别提高了19.0%和48.5%;提出综合考虑纵肋与钢纤维影响的钢-UHPC华夫板组合梁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理论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良好。
  • 朱金, 吴梦雪, 尹力, 李永乐
    中国公路学报. 2020, 33(11): 182-194. https://doi.org/10.19721/j.cnki.1001-7372.2020.11.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预测沿海大跨度斜拉桥拉索在车流、风和波浪等变幅荷载长期作用下的疲劳寿命,提出了沿海大跨斜拉桥拉索在随机车流、风和波浪荷载联合作用下拉索应力谱的计算方法和步骤,并基于线性疲劳累积损伤理论建立了斜拉桥拉索疲劳可靠度的计算框架。首先,根据桥上实测车流数据,建立了随机车流模型,基于桥址处风浪观测数据,运用二维Copula函数建立了桥址处风浪联合概率模型。然后,将生成的随机车流及风浪荷载作为外部激励,基于风-浪-车-桥耦合振动数值模拟平台,实现随机车流、风、浪荷载联合作用下的斜拉索应力谱的计算分析。最后,基于线性疲劳累积损伤理论推导了服役期内斜拉索疲劳可靠度及疲劳寿命预测公式,并以一座沿海大跨斜拉桥为例,结合桥址处的实测车流、风和波浪数据,计算了拉索在随机车流、风和波浪荷载联合作用下关键拉索的疲劳寿命。结果表明:车辆荷载主要影响拉索的应力响应均值,风荷载主要影响拉索的应力响应的脉动部分,而波浪荷载对拉索的应力响应影响非常小,可以忽略。此外,在随机车辆、风和波浪荷载共同作用下,拉索的日累积疲劳损伤符合威布尔分布,并且岸侧拉索的中间索疲劳寿命最低,为121年。研究成果可为沿海大跨度斜拉桥拉索疲劳可靠度分析及疲劳寿命预测研究提供参考。
  • 周扬, 黄家乐, 蔡景顺, 彭泽川, 缪昌文
    中国公路学报. 2020, 33(11): 195-204. https://doi.org/10.19721/j.cnki.1001-7372.2020.11.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钢筋阻锈剂是一种高性价比的钢筋防腐材料,在桥梁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应用广泛。有机阻锈剂的阻锈效率主要取决于其分子结构,然而受仪器设备分辨率所限,目前的相关研究多集中于宏观尺度的电化学响应分析,较少涉及微纳尺度的阻锈机理分析。因此,基于分子动力学技术,分别建立了阻锈剂与钢筋钝化膜的纳观尺度模型,模拟了醇胺类、羧酸类阻锈剂分子与钢筋钝化膜间的界面交互作用,揭示了原子尺度上的阻锈机理。基于阻锈剂-钝化膜分子动力学模型对其阻锈响应规律进行分析,确定2种有机分子均可有效阻碍氯离子在钢筋钝化膜表面的吸附和点蚀,其中羧酸类阻锈剂的阻锈效率更佳(75.8%)。通过深入探究2种阻锈剂与钢筋钝化膜基体吸附差异,研究发现:高极性的羧基官能团可与钢筋钝化膜表面的羟基发生强烈的静电吸引作用,使得羧酸类分子稳定地吸附在钝化膜表面,氯离子的吸附位点被大量占据,因而阻锈效率较高;而醇胺类分子由于官能团极性较弱,在界面上的吸附作用不显著;同时,分子模拟证明,阻锈剂中的极性官能团还能直接吸引氯离子,这一机制同样抑制了氯离子在钢筋表面的吸附和破坏;此外,电化学试验的结果与分子模拟一致,这表明分子模拟技术可在有机阻锈剂的分子设计与评估中发挥重要作用,继而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设计提供科学依据与技术手段。
  • 隧道工程
  • 胡嘉伟, 毛军, 刘斌, 林振瑶, 郗艳红, 李桂强, 郭汝杰
    中国公路学报. 2020, 33(11): 205-214. https://doi.org/10.19721/j.cnki.1001-7372.2020.11.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研究隧道内火灾温度分布规律和烟气运动状态,使交通隧道火灾灾害降到最低,通过全尺寸隧道火灾试验研究了热释放速率为30 MW火源位于偏离横向中心位置一个车道宽度条件下的顶棚射流的烟气温度特征,分析了烟气在各阶段的温度分布以及沿横向和纵向扩散的规律。结果表明:在火源下游一定区域内,偏置火源火灾产生的烟气在沿隧道横向和纵向扩散温度分布均呈非对称形态;烟气继续沿纵向扩散一段距离后,逐渐出现和形成温度分层;偏置火源顶棚射流的温升趋势随时间呈二次多项式关系增长,远壁面烟气沉降高度和温度衰减幅值大于相应中心火源的试验值;与中心火源的相似,火源在下游30 m内的顶棚射流温升随纵向距离的增加符合指数衰减规律,但同时还受到偏置距离的影响;可使用量纲一的偏距与量纲一的纵向距离的函数关系式描述其分布规律。
  • 吴枋胤, 何川, 汪波, 张钧博, 蒙伟, 严健
    中国公路学报. 2020, 33(11): 215-225. https://doi.org/10.19721/j.cnki.1001-7372.2020.11.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给岩爆隧道提供更加符合现场实际规律的岩爆预测结果,针对岩爆预测评价中应力判据界限值的多样性以及单一判据预测结果准确性低的特点,提出采用投影寻踪(PP)与萤火虫算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岩爆预测评价,解决了岩爆预测中采用多种应力判据时多项指标的模糊性和不兼容性等问题。此方法根据岩爆等级划分标准,构建了以实测数据、现场岩爆信息为基础的能够根据各项指标判定岩爆等级的投影指标函数,选取σθ/Rcσtσ1三个岩爆评价中常用的指标,并采用萤火虫算法(FA)优化投影指标函数,寻求投影指标函数的最佳投影方向并求得最佳投影值,保证了此方法的精确性。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萤火虫投影寻踪算法(FA-PP)进行岩爆等级预测可避免传统预测方法中由于主观原因造成的误差,判定精度高,也免去了利用多项判定指标与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对比而选择一个相对接近实际情况判据的繁杂过程;此方法可利用目标隧道的已知岩爆发生信息掌握其岩爆发生特点及对3个评价指标的敏感度,构建出符合目标隧道岩爆发生规律的FA-PP岩爆预测模型;以拉林铁路桑珠岭隧道为研究对象,将此方法应用到岩爆预测中,得到的预测结果与现场实测结果较为符合,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
  • 交通工程
  • 杨琦, 张静晓, 蔡雯怡, 杨国梁, 路庆昌
    中国公路学报. 2020, 33(11): 226-234. https://doi.org/10.19721/j.cnki.1001-7372.2020.11.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测度交通运输业产能利用可帮助交通行业应对产能优化和节能减排的双重挑战,实现高质量发展。研究旨在环境约束视角下,构建一个普适性的产能利用(CU)评价框架,并用于交通运输业产能利用测度研究。将交通运输业能源消耗量和CO2排放量纳入产能利用评价框架,采用改进的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差分法,测度2011~2017年中国交通运输业产能利用。研究结果表明:①2011~2017年间中国交通运输业平均CU值为0.026 0,并以2014年为临界点,呈现先降后增的趋势,这表明中国交通运输业确实存在产能利用不足的问题,且2015~2017年非常严重;②交通运输业产能利用水平区域差异化显著,研究期内与中国其他地区的CU水平相比,西南地区产能利用不足问题最严重;③与原始差分法的测度结果进行对比,所提出的改进方法更具合理性和先进性;④推动交通技术创新发展和合理规划交通资源是产能利用水平提升的关键途径。该研究为制定交通运输业产能利用提升的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对建立完善的交通运输业产能利用监测体系具有实际指导意义,有利于实现中国交通运输业产能利用水平整体的提升。
  • 徐萌, 潘晓东, 陈丰, 马小翔
    中国公路学报. 2020, 33(11): 235-244. https://doi.org/10.19721/j.cnki.1001-7372.2020.11.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驾驶人在长隧道中间段驾驶中容易出现“隧道催眠”现象,为了缓解这一特殊视觉心理问题,在分析隧道催眠现象产生原因和长隧道中间段照明环境改善措施的基础上,提出了以特殊颜色灯光带作为视觉滤波带的隧道中间段照明设置形式。根据不同颜色光源下的视觉功能试验,选定不影响视觉功能但具有较强视觉刺激作用的红色光源作为视觉滤波带光源颜色。利用DIALux仿真软件建立设置了红光特殊照明以及普通照明2种场景下的隧道模型,并对有关照明指标进行计算。结果表明红光特殊照明对隧道照明参数无不利影响。通过红光特殊照明及普通照明隧道路段驾驶模拟试验,采集驾驶人动态视觉特征,包括眨眼频率及瞳孔直径,结果表明通过红色特殊灯光区域时,驾驶人的眨眼频率明显高于其他路段,瞳孔面积也存在较明显的先增大再减小的过程,说明红光段对驾驶人具有明显的视觉刺激作用。为评估红色特殊灯光区域对视觉安全性的影响,引入“瞳孔面积最大瞬态速度值”作为红光段视觉负荷评价指标,结果表明红色特殊灯光带引起的视觉负荷在驾驶视觉舒适范围内,其视觉刺激作用能够满足驾驶视觉安全要求。综上可以说明,红色特殊色彩灯光带能够在保证视觉舒适性的同时给驾驶人提供视觉刺激,起到视觉警示作用,缓解隧道催眠现象。
  • 徐明非, 欧晓培, 王元庆
    中国公路学报. 2020, 33(11): 245-254. https://doi.org/10.19721/j.cnki.1001-7372.2020.11.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究城市群路网服务能力,提升城市群可达性水平,提出以中心城市到其他节点的出行时间作为城市群可达性基数,按照等时线测度交通服务的可达性概念,给出了公路交通以及公路衔接其他交通方式下的城市群可达性测算方法。根据测算出的到中心城市出行时间将各区域划分为不同等级的交通圈,并分别以面积、人口、GDP三项指标的小时交通圈覆盖率对公路交通以及公路衔接其他交通方式下城市群可达性水平进行评价。以关中城市群为例,分别测算了公路网络、公路衔接现状高速铁路网络与公路衔接规划中高速铁路网络3种情景下的城市群可达性。经过比对分析发现,公路衔接高速铁路对扩大城市群2 h交通圈具有重要贡献,其中交通圈等级提升明显的县域主要沿铁路线路分布,且呈现距离中心城市西安越远,提升等级越高的趋势。公路衔接高速铁路模式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中长距离的出行,即1,2 h交通圈上。在引入规划中的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后,发现城市群可达性进一步提升,2 h交通圈覆盖率进一步扩大,面积覆盖率达到95%,但城市群内仍有少部分区域距离中心城市的出行时间达到2 h以上,即规划的路网仍不能满足《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中“城市群2小时通达”的目标,需要考虑进一步引入更快速的交通方式并配合完善公路网。
  • 曾强, 王雪松, 张璇, 温惠英
    中国公路学报. 2020, 33(11): 255-263. https://doi.org/10.19721/j.cnki.1001-7372.2020.11.0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深入了解影响高速公路事故频次的显著因素,采集2014年广东省开阳高速公路的事故、道路、交通和气象数据,以曲率和坡度同质性为原则将整条公路划分为154条路段,采用时空交互模型拟合路段季节事故数和道路设计参数、交通特征、气象因素间的内在关系。该模型不仅解释了相邻路段间的空间效应和相邻季节间的时间效应,而且还考虑了时空效应间的相互作用,有助于提高模型的拟合预测性能、减少参数估计偏倚。基于贝叶斯推断的模型估计和评价结果显示:事故数据中存在显著的时空关联和交互效应;时空交互模型比传统层级泊松模型的拟合优度更高;路段长度与事故频次线性相关,而交通量则与事故频次间存在非线性关系;高速公路交通安全性随着中、大型客、货车(三类车)比例的增加而显著提高;路段曲率、坡度越大,交通事故风险越高;风速越高、降水量越多的季节,事故频次将显著上升。研究结果可为高速公路交通安全改善方案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 陈俊杰, 上官伟, 蔡伯根, 王剑, 柴琳果
    中国公路学报. 2020, 33(11): 264-274. https://doi.org/10.19721/j.cnki.1001-7372.2020.11.0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提升车队对周围交通流环境的认知能力,获取车队周围多车的运行模式,同时通过改变车队运行参数实现车队群体对周围多车群体运行模式的诱导变化,为提升车队及交通流整体运行效率提供优化策略,提出了基于狄利克雷混和高斯过程的车队周围多车运行模式获取算法,将车队周围多车车辆的复杂运行模式视为混和高斯过程,利用狄利克雷分布作为高斯混和权重的先验分布,建立车队周围多车运行模式速度场,从而获取车队周围多车运行模式并分类;通过比较不同多车运行模式下车队的运行效率,提升车队对所处运行环境的认知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利用非参数贝叶斯算法将复杂的多车运行状态进行分类,获取的车队周围多车运行模式可表现为对车队运行效率产生不同影响的速度场;通过将车队周围的多车运行仿真数据分成多个运行模式,可获取不同多车运行模式下车队及交通流整体运行特性;通过更改车队运行参数,观察不同多车运行模式的占比变化,可获取车队运行参数对所处运行环境改变的影响趋势;车队周围多车运行模式的获取,不仅可以提升车队对周围运行环境的认知能力,使得车队能够选取有利路径行驶,同时能够为车队运行策略的优化提供有效的信息。
  • 李维佳, 王建军, 白骅, 王赛, 马驰骋
    中国公路学报. 2020, 33(11): 275-284. https://doi.org/10.19721/j.cnki.1001-7372.2020.11.0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大型车的混入对高速公路交通流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尤其是在交通事故情景下。为了引导事故条件下驾驶人和组织者做出高效准确的决断,将考虑了大型车混入率的动态空间占有率模型引入到交通波模型,构建干涉与非干涉情景下的交通事故影响模型。以郑尧高速为例,对模型的准确性和可行性进行了验证,分别对干涉情景下的疏散时间、疏散量以及事故发生的位置,车辆数等指标与事故影响程度的指标(包含事故最远排队长度,事故持续时间)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疏散时间与事故影响程度成正相关关系,疏散量与事故影响程度成负相关关系,而事故发生点与上游匝道之间的距离与其关系不大;道路服务水平为0.456,车辆数为1 321 veh·h-1时,为了使得分合流区不受影响,在不采取任何措施的情景下,应将大型车混入率控制在50.1%以下,使得最远排队长度在10 km内;当大型车混入率大于58%时,将很难通过干涉引导避免对上游分合流区产生影响;在35 min以内采取干涉措施的效果最为明显,而大于35 min时,事故持续时间会发生一个急剧的增加,不利于路网恢复,之后事故恢复时间将趋于平稳;对道路交通量进行模拟可知交通量每增加50 veh,疏散时间和距离增加的范围为[1.5 min,3.6 min]和[1.209 km,1.543 km]。研究结果可为高速公路事故诱导策略制定和疏散效果提升提供参考。
  • 其他
  • 中国公路学报. 2020, 33(11): 285-28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交通,是兴国之器,利国之基,强国之先导。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建设交通强国的宏伟目标,探索建设交通强国之路成为新时代党中央赋予交通人的历史使命和做好交通工作的总抓手。加速实现我国“2035年迈入世界交通强国行列,2050年进入世界交通强国前列”是每一位中国交通人矢志不渝的奋斗主题。
    全面加快实现建成交通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支撑,更是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交通强国建设,不仅要在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和一代代交通人的艰苦卓绝奋斗中实现更高层次的跨越式发展,还需要我们从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蓝图中寻找到准确战略定位、建设路径和建设着力点,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是当下探寻交通强国战略路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当前学术理论界关注的重点内容之一。
    长安大学交通运输战略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首席专家杨琦教授及其团队撰著的《“中国梦”进程中的交通强国战略研究》立足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围绕现代化交通强国“是什么”和“怎么建”这一核心主线,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共同关切的问题出发阐释了交通强国的时代使命、建设交通强国的历史智慧、交通大国的成长之路和实现“中国梦”进程中的交通强国战略基础,从数据和实证的横纵向对比找准了建设交通强国的时代方位,从历史与辩证的角度描绘出了建设交通强国的宏伟蓝图,为深化行业改革,深入推进交通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现代化,构建符合现代经济体系、协同高效、共同参与的现代化交通运输体系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先进理念,可谓是一部充满历史自觉、战略眼光和理论探索的著作。该书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篇“交通强国的时代使命”,从理论和逻辑层面概括和回答“交通与国家的关系”,通过对交通在国家发展、民族融合、社会进步中的作用,国家在引领和推进交通发展中作用的论述,引出构建交通强国的时代背景,并尝试从全球化与新时代的时空背景、“大交通”综合发展的行业背景、“交通大国向交通强国迈进”的战略背景三个层次剖析交通强国的战略使命。以此为基础,从内涵特征、逻辑维度层面对交通强国进行理论阐释。
    第二篇“在历史中汲取交通强国智慧”,从中国传统社会交通发展与国家兴衰关系、西方发达国家交通现代化与国家强盛关系两个视角对交通发展与国家强盛关系进行论证。特别是,注重从中西方历史演进的脉络中总结古代交通对民族融合、国家统一繁荣的积极价值,近代交通落后与国家衰败的历史教训,并从英国、德国等欧洲发达国家的交通运输建设历程中找寻助力国家崛起的经验和线索,寄望从历史经验中汲取交通强国建设的智慧。
    第三篇“交通大国的成长之路”,从新中国成立为时间起点,梳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交通运输发展的主要阶段、战略理念与思路、当代中国交通大国的发展数据,以及中国交通在全球交通运输领域的国际地位、核心优势与薄弱短板等内容,力图通过数据和实证层面的横纵向对比,找准我们建设交通强国的战略基础和时代方位。
    第四篇“交通强国的战略蓝图”,从全球化语境下找寻我国交通强国与美国、日本、欧盟在交通运输领域的战略特色,并围绕“中国梦”“一带一路”等倡议要求,从提升中国交通运输国际竞争力和国内影响力、硬实力、软实力等维度,对“中国梦”进程中交通强国的战略定位、交通强国的国内战略、交通强国的国际战略等主要内容进行讨论,力图形成相对系统的交通强国蓝图。
    作为一部具有理论启发意义和代表新一代交通人声音的著作,《“中国梦”进程中的交通强国战略研究》正是基于服务现实需求,从交通强国建设中的微观机制、历史演进、制度文化建设等领域着手进行深耕细作,提供了可资建设新时代现代化交通强国借鉴的重要线索,指明了深化理解现代化进程中创新交通强国理论可能的前进方向,凸显了著作者着力为推进交通强国战略实现“中国梦”“一带一路”倡议贡献坚实力量的学术使命与时代担当。
  • 郑健龙
    中国公路学报. 2020, 33(11): 286-28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建设现代化交通强国,是顺应时代发展之势、讲好中国交通运输故事、实现“中国梦”的必然要求。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铁路、公路、水运、民航等交通运输方式在规模、客货运输量等方面已经位居世界前列,这得益于交通先行理念在国家现代化战略中的一以贯之,得益于不失时机地推动交通运输向更高目标迈进,得益于全体交通人持之以恒的努力奋斗。如今,我国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世界交通大国,在高速公路总里程、高铁运营里程、港口万吨级以上泊位数、快递业务量等多项指标上位居全球第一,交通强国成为国家对外交流的“中国名片”。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潮流中,为顺应这一实践发展趋势,加速实现我国“2035年迈入世界交通强国行列,2050年进入世界交通强国前列”的交通强国建设总目标,已成为中国交通人矢志不渝的奋斗主题。
    在这一时代主题下,系统探索“交通强国”的战略实现问题是理论界关注的重点内容之一。杨琦教授及其团队撰著的《“中国梦”进程中的交通强国战略研究》为回答这一主题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方案。总的来看,该部著作以“中国梦”伟大进程为背景,围绕交通运输与国家强盛、交通强国的时代使命、国际视角下交通强国的建设经验、历史视角下交通强国的建设智慧、新中国交通大国成长史及其战略定位、面向“一带一路”的交通强国战略构想等内容,对我国交通强国战略进行了广泛而深刻的论证,是一部充满历史自觉、战略眼光和理论探索的著作,为我们从整体性上阐释和探索中国特色交通强国战略提供了宏大叙事视角,为我们深刻理解现代化进程中的“先行官”地位及探索未来发展之路提供了理论指向。
    作为一部充满历史自觉的著作,该书自始至终都贯穿着这一条主线,无论是纵贯中华文明史的交通建设智慧、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交通运输发展历程的系统总结,还是站在“中国梦”和新时代的伟大历史时刻思考中国特色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战略内涵,无不体现着历史唯物主义的理性之光。历史验证理论,历史镜鉴现实。交通强国战略的理论逻辑需要历史逻辑的佐证,交通强国战略的历史逻辑也需要理论逻辑的升华,理论逻辑与历史逻辑的有机统一成为我们鉴证交通强国战略“何以能行”的理性依据。该书对古今中外的交通强国之路进行了全面梳理,这既为我们镜鉴当下、启思未来提供智慧源泉,也为我们进行理性设计提供了充分的自信和底气。
    作为一部富有战略视域的著作,该书始终注重从国家整体战略角度诠释交通运输的战略地位和未来走向。交通运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从“要想富先修路”到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再到联通世界的“一带一路”交通运输通道建设,交通运输始终在国家战略中居于重要的“先行官”地位,始终是服务国家战略的坚实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国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加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黄金时期,全体交通人如何聚焦于国家战略,如何从国家战略方位中设定和探索交通强国的战略目标及实现路径尤为关键。该书恰如其分地从交通运输的本质、交通运输在新时代国家战略的使命中找寻到了理论方向,为我们明确新时代交通强国的历史方位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线索。
    作为一部具有理论启发意义的著作,该书为我们认识中国特色交通强国战略打开了一扇智慧之窗。认识和读懂交通强国战略是科学建设交通强国的前提,而全面认识和理解交通强国不仅仅需要从技术和政策上去理解她,更重要的是要从理论上回答交通强国“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区别于传统解读方式,该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为综合的全新视角:我们可以从理论层面理解国家强盛与交通运输的交互关系、从事实层面把握新中国交通大国的数据特征、从战略政策层面领会交通强国的内涵外延、从顶层设计层面诠释交通强国的战略体系、从建设路径层面认知交通强国的建设重心等,这些层面无不体现出了该书理论研究的综合性与系统性。众所周知,理论研究的魅力关键在于阐释客观事物属性、提供认识客观事物的方式,并提升指导实践的科学能力,显然《“中国梦”进程中的交通强国战略研究》具备了上述属性。因而,该书可谓是我们科学理解和建构交通强国的时代著作。
    〖JP〗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将实现。抢抓全球化发展机遇,不失时机地加快中国特色交通强国的建设进程,是推动实现“中国梦”伟大历史进程的时代要求,是新时代中国交通人孜孜不倦的努力方向。我们坚信,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国之路上,交通强国的建设质量和建设速度将实现更高层次的跨越。毫无疑问,《“中国梦”进程中的交通强国战略研究》是一部中国交通人探索交通强国之路的积极成果,对于业界有着重要鼓励和借鉴作用,我们也期待更多类似成果问世,共同讲好中国交通强国的美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