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 第14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01-07-20
  

  • 全选
    |
    论文
  • 郑健龙, 关宏信
    中国公路学报. 2001, 14(3): 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考虑了沥青混合料的热粘弹特性,运用增量迭代有限元方法,计算了在持续大幅降温条件下,开裂水泥混凝土路面上沥青罩面层内温度应力场,同时探讨了土工格栅加筋位置、裂缝宽度、沥青层厚、降温速度、起始温度对应力的影响。
  • 罗睿, 黄晓明, 蔡跃波
    中国公路学报. 2001, 14(3): 6-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解决冰雪造成的交通封闭,经常使用去冰盐加速冰雪融化,但带来了新的氯离子腐蚀钢筋问题。为此,分析了去冰盐破坏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机理,采用实验室内掺氯离子压滤试验法评价和模拟水泥混凝土路面抗去冰盐腐蚀性能,并通过压滤法分析了磨细矿渣抗氯离子侵蚀性能。
  • 杨果林, 王永和
    中国公路学报. 2001, 14(3): 11-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常用于加筋土工程的4种典型筋材——土工格栅、土工带、土工网和土工布进行不同法向荷载作用下的拉拔试验、加-卸载多循环应力-应变关系试验、长期加载蠕变试验,得出了这4种典型筋材的工程特性指标,对实际加筋土工程具有重要参考作用。
  • 毕艳祥, 姚祖康, 郭亚兵, 姜爱锋
    中国公路学报. 2001, 14(3): 17-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分析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在无排水层和设排水层两种情况下面层应力状况的差异,从结构角度提出对排水层的性能要求,同时分析了加入排水层对基层应力、路表弯沉、土基变形和土基应变的影响,并且对设排水层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提出了建议。
  • 邓卫东, 唐树名, 吴光勇
    中国公路学报. 2001, 14(3): 21-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室内模型试验和数值计算分析的手段,对易于出现破坏的土质和碎裂岩质路堑边坡的破坏形态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对工程实践有意义的一些结论和建议。
  • 缪鹍, 詹振炎
    中国公路学报. 2001, 14(3): 25-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模拟纸上定线,提出了在图形屏幕上直接构造(设计)路线平面线形的连接、插入、延伸等方法,改进了传统的先给出参数然后在计算机屏幕上才有线位的方法。同时建立了基于线元的动态调整线形线位的交互设计计算模型,提出了对所交互线元约束的处理方法,解决了基于一般计算模型较
  • 颜强, 吴国雄, 孙家驷, 黄彭
    中国公路学报. 2001, 14(3): 30-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汽车行驶轨迹分析入手,建立了线形组合评价的三级标准,并探讨性地给出部分线形组合时的定量指标。通过该指标,可以定量地评价各种线形组合的优劣,并指导线形组合设计。
  • 史保华, 司剑峰, 朱小力, 杨晓娟
    中国公路学报. 2001, 14(3): 33-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冲击压实技术在新疆且末机场工程软基处理中的应用实践,对弹性模量、静力触探、压实度及沉降等进行了系统地研究和飞行使用,结果表明应用是成功的,冲击压实技术开辟了机场工程软基处理的新途径。
  • 丁泉顺, 陈艾荣, 项海帆
    中国公路学报. 2001, 14(3): 39-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结构的有限元全物理模型,提出了用于分析大跨度桥梁耦合颤振新的直接分析方法。将系统的气动运动控制方程转化成广义特征值问题。为求解大型稀疏矩阵对的部分特征值和特征向量,介绍了一种高效的同时迭代方法。由于只需进行单参数的搜索过程且计算效率较高,用该方法分析
  • 宋永发, 宋玉普, 许劲松
    中国公路学报. 2001, 14(3): 44-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15根单调荷载和11根低周重复荷载作用下的无粘结部分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梁的试验,研究了影响无粘结梁变形及延性的主要因素:预应力筋配筋率、非预应力筋配筋率、跨高比、荷载作用方式。将预应力筋和非预应力筋对无粘结梁跨中最大挠度的影响,用无粘结配筋指标和综合配筋指
  • 彭大文, 袁燕
    中国公路学报. 2001, 14(3): 51-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建立了空间块体分析模型,通过对曲线脊骨箱梁整体结构的分析和计算,考虑曲率半径、作用点位置等参数的影响,得出上承式曲线脊骨箱梁在纵、横两个方向上的应力分布状况、剪力滞效应及随相关参数变化的规律;并与一般曲线箱梁相比较,描述了曲线脊骨箱梁在不同荷栽作用下的受
  • 韩林海, 陶忠, 刘威, 陈宝春
    中国公路学报. 2001, 14(3): 57-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考虑长期荷载作用效应的影响,进行了6个方钢管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承载力的试验研究,提出轴心受压时方钢管混凝土的核心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关系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数值方法成功地计算出考虑长期荷载作用影响时方钢管混凝土构件的荷载-变形全过程关系曲线,理论计算结果和试
  • 李传习, 刘扬, 张建仁
    中国公路学报. 2001, 14(3): 62-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确定混凝土桥梁施工控制中参数估计的类别,选用人工神经网络的三层前馈性网络,改进BP算法,通过对混凝土大跨度桥梁主梁物性参数实时估计要素的研究,得到了统一的求解程序,解决了混凝土大跨度桥梁施工控制中主梁参数实时识别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混凝土大跨度桥梁施
  • 王守彬, 王新洲, 王树良
    中国公路学报. 2001, 14(3): 67-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结合大型工程施工测量,讨论了GPS公路桥梁施工控制网的必要精度,提出了对GPS施工控制网采取约束法平差的方法以实现大桥轴线与其两端路线中线间的正确合理衔接。
  • 宋一凡, 贺拴海
    中国公路学报. 2001, 14(3): 70-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斜拉桥拉索的振动特点,引入动力计算长度概念,将两端固支的拉索振动模型动力等效成两端铰结的拉索振动模型,从而解决了多年来振动法测估索力时遇到的确定有效计算长度的难题,可广泛应用于振动法测估各类拉索的索力,具有精度高,概念清楚,使用方便等特点。
  • 李仁平, 陈云敏, 陈仁朋
    中国公路学报. 2001, 14(3): 73-7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沿海地区某桥梁工程为例,说明了软基中桥头路基对附近桥墩及桩基的影响。计算时采用了能够考虑桩土体系参数及侧向土压力沿深度任意变化情况的新方法,滑面以上部分桩身受到的侧压力根据沈珠江(1990)基于散体极限平衡理论推导的公式计算得到,计算结果及分析结论能够很好地
  • 徐亚娟, 余南阳
    中国公路学报. 2001, 14(3): 78-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和设计了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的公路隧道通风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的输入量在原有反馈信号——污染物浓度基础上,加入了车流量前馈信号,由前馈和反馈信号共同合理地完成对通风设备的控制。通过与传统的分级式反馈控制系统对比,模拟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明显优于传统的控制方
  • 荣建, 刘小明, 任福田, 张智勇
    中国公路学报. 2001, 14(3): 81-8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车头间距构成的理论分析入手,考虑了不同跟驰状态下跟驰时间的变化规律和车辆、驾驶员总体随机特性对车头间距的影响,建立了跟驰时间和车头间距随机项的数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根据车头间距的一般形式,给出了通行能力的理论计算公式。通过对比改进模型与原有模型的速度-
  • 董小林, 赵剑强, 宋?
    中国公路学报. 2001, 14(3): 86-8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阐述了建立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后评价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环境后评价列为环境评价分类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分析了环境后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的关系,提出了为加强建设项目延伸管理,把环境后评价和项目后评价纳入建设程序的思路,分析了环境后评价的作用,并对有关建立环境后
  • 陈洪仁, 杨龙海, 赵国锋
    中国公路学报. 2001, 14(3): 90-9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通行能力研究为主要目的,在调查掌握寒冷地区二级公路交通流特性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成熟的交通流仿真模型,建立了以发车模型、自由行驶模型、跟驰模型和超车模型为主要模块的寒冷地区二级公路路段交通仿真模型,并对各子模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最后给出寒冷地区二级公路
  • 李晓霞, 李百川, 侯德藻, 陈光武
    中国公路学报. 2001, 14(3): 93-9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理论建模的基础上,设计开发了汽车追尾碰撞预警测控系统;经阶段性装车试验,结果表明所开发的预警系统是有效和可行的;最后分析指出了本系统尚需改进的方向。
  • 徐友春, 王荣本, 李兵, 纪寿文
    中国公路学报. 2001, 14(3): 96-1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一种智能车辆转向控制模型。该模型采用路标的方向偏差和距离偏差作为输入参数,输出前轮转向角;采用了状态控制法,对外界环境的干扰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实验表明:在20Hz的控制频率下,该控制算法在JUTIV-Ⅱ型智能车上表现出很好的效果。
  • 吴义虎, 周育才, 张利军, 袁翔
    中国公路学报. 2001, 14(3): 101-1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模糊聚类理论分别对汽油机排气有害成分之间及排气有害成分与各工况因子之间进行聚类分析,为系统地研究影响汽车排气有害成分生成主要影响因素提出新的方法;采用模糊理论中的构造多元隶属函数的方法,对汽油机在有故障工况下的排放特性进行分析,为汽油机的燃烧故障提出
  • 高云凯, 吴淑杰, 钟立明
    中国公路学报. 2001, 14(3): 106-1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采用有限元方法与实验模态分析技术,分析了轻型货车驾驶室和车架的横向耦合振动。通过对车架有限元模型进行动力优化分析,介绍了轻型货车横向振动的控制方法。
  • 王建强, 何凤江, 张立斌, 高延令
    中国公路学报. 2001, 14(3): 109-1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驱动和反拖两种状态的力学分析,建立了汽车动力性检测模型。利用反拖方法,求出车轮正驱动时的滚动阻力系数,进而求出驱动轮输出扭矩,最终计算发动机输出功率,以此评价汽车动力性。
  • 王学峰, 许纯新, 赵克利, 赵丁选, 聂非
    中国公路学报. 2001, 14(3): 113-1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装备有4D180型液力机械变速器的ZL50C装载机为参考,利用理论计算与计算机仿真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工程车辆传动系统及整车数学模型,设计了一种基于人工神经网络(ANN)控制的、可以根据作业工况实现工程车辆液力机械式变速器自动换档的控制器,并应用Simulink软件进行仿真。
  • 刘南
    中国公路学报. 2001, 14(3): 116-1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最优公路定价与投资模型,并对模型的经济意义进行解释。根据模型的经济学原理,为中国公路交通管理政策提供了一些建议。
  • 王首绪, 邬晓光, 周建民
    中国公路学报. 2001, 14(3): 121-1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双代号网络计划技术为工具,建立非数字并行算法(遗传算法)的数学模型,研究遗传算子和求解的边界条件,将多种资源(人工、材料、机械)的消耗数量进行数字化,从而获得多种资源数字的合成分布,按多目标优化的条件,使多种资源均衡使用数列能够达到最优分布。结果表明:其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