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 第16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03-07-20
  

  • 全选
    |
    论文
  • 赵明华, 邓觐宇, 曹文贵
    中国公路学报. 2003, 16(3): 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结合某高速公路大型模拟试验路堤及实体工程试验路段试验研究,从研究红砂岩的化学成分与结构特征入手,深入探讨了红砂岩崩解试验方法及其崩解机理与特性,从而提出了红砂岩的有效工程分类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了红砂岩作为路用材料的路堤填筑技术,进而确定出红砂岩路基填
  • 孙斌祥, 徐学祖, 赖远明, 李东庆
    中国公路学报. 2003, 16(3): 6-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讨论了块石路堤、护坡试样在表面温度周期波动时自然对流产生的条件,分析了开放系统和封闭系统块石试样内部的热传输机理,以说明其热扩散系数和导热系数的确定方法.指出开放系统的试样由于传热形式不单一而不利于热扩散系数和导热系统的精确测定,而封闭系统试样内部的传热形式
  • 初秀民, 王荣本, 储江伟, 王超
    中国公路学报. 2003, 16(3): 11-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一种减少沥青路面破损图像识别计算量的图像分割方法.将路面图像等分为64×64像素的子块图像,并用灰度方差值描述子块图像特征.同时,设计了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的子块图像模式分类器,利用子块图像模式分类结果所组成的矩阵作为路面破损图像分割结果.实验表明,该方法可较好
  • 陈佩茹, 孙立军
    中国公路学报. 2003, 16(3): 15-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选取了具有代表性和涵盖性的7种常规沥青试样,分别进行了薄膜烘箱老化前后的25℃针入度和多个温度下的动态剪切试验;测试了沥青胶浆以及经现场老化的常规沥青的25℃针入度及其PG高温指标.在综合分析各种沥青的试验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常规沥青的针入度等级和SUPERPAVE的PG高温
  • 梁乃兴, 萧赓
    中国公路学报. 2003, 16(3): 18-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和断裂力学理论判据,分析了荷载和温度作用下,沥青路面结构的力学状态随水泥粉煤灰碎石基层性能变化的规律.
  • 王陶
    中国公路学报. 2003, 16(3): 23-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有限单元法建立了可考虑接缝和地基脱空的刚性路面位移计算模型.模拟生物进化过程,利用遗传算法建立了反演路面结构层模量的方法.最终提出了判定刚性路面板角(边)脱空面积的迭代方法,利用落锤式弯沉仪(FWD)实测板中弯沉盆数据反演模量,根据反演结果计算板角(边)的理论弯沉
  • 高燕希, 张军, 张起森
    中国公路学报. 2003, 16(3): 27-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利用EPS填筑软基上桥台台背的结构进行分析,探求解决软土地基上桥台台背填筑的技术问题.首先,对EPS块体以及混凝土和EPS结合体进行应力与应变分析,从理论上说明实现减少路面沉降的可行性;然后,进行软基上桥台台背填筑EPS的结构分析,说明采用EPS填筑路基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桥路
  • 杨人凤, 张永新, 赵新荣
    中国公路学报. 2003, 16(3): 31-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对冲击压实所进行的系列试验研究,研制出了将冲击夯技术应用于大面积连续压实机械的模型,并进行了模型对比试验,得到了满意的结论.
  • 贾其军, 王晓谋, 袁怀宇
    中国公路学报. 2003, 16(3): 35-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河滩相软土为研究对象,利用沉降板、测斜管、孔隙水压计等测试仪器,选取有代表性的观测断面,进行了一年多的沉降与稳定观测.通过对观测数据进行整理与分析,推算出符合工程实际的最终沉降量、固结沉降量及地基平均固结度,进而从三个方面对袋装砂井加速河滩相软土固结效果进行
  • 蒋建国, 周绪红, 邹银生
    中国公路学报. 2003, 16(3): 40-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考虑水平荷载作用下桩受轴向力作用,采用动力WINKLER地基模型,利用梁的动力微分方程,求解桩间动力相互作用因子的简化计算方法.通过分析表明,在轴向力作用较大的情况下,动力相互作用因子所受的影响较为明显,将对动力反应峰值产生影响.在将所得结果与前人工
  • 干伟忠, 王纪跃, BOESAlois
    中国公路学报. 2003, 16(3): 44-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实际混凝土结构工程,设计了用电化学方法排除氯盐污染的实验室试验;分析了电化学排除氯盐污染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实际工程中脱盐技术参数的确定方法以及无损评价方法.
  • 袁海庆, 范小春, 范剑锋, 周强新
    中国公路学报. 2003, 16(3): 48-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讨论了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拱肋吊装施工的特点以及由此产生的吊装预测计算中的问题,提出了基于迭代理论的前进算法,较好地模拟了拱肋吊装施工过程,计算拱肋吊装的预抬标高、各吊装阶段的扣索索力及控制点标高,为施工和监控提供依据.
  • 帅长斌, 张银龙, 常大民, 俞文生
    中国公路学报. 2003, 16(3): 52-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结合南城大桥工程背景,在利用大型有限元计算程序对桥面结构进行受力分析的基础上,应用响应面法的理论和方法对桥面结构的可靠度进行近似计算.
  • 于清, 韩林海, 张铮
    中国公路学报. 2003, 16(3): 58-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进行了12个FRP约束混凝土轴心受压短试件在长期荷载作用下的变形性能以及长期荷载作用后构件承载力的试验研究.基于ACI(1992)方法,提出一种适合于长期荷载作用下FRP约束混凝土轴心受压短构件变形的计算方法,理论结果和试验结果基本吻合.最后,分析了加载龄期和持荷时间、轴压比
  • 张树仁, 宋建永, 张颂娟
    中国公路学报. 2003, 16(3): 64-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考虑两阶段受力影响的桥梁加固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试验结果表明,两阶段受力对箍筋和弯起钢筋的抗剪承载力影响不大,混凝土的抗剪承载力与加固前构件的斜裂缝开展情况有关,后加补强斜钢板只承受二期荷载产生的剪力,其抗剪承载力
  • 邓顺熙, 谢永利, 袁雪戡
    中国公路学报. 2003, 16(3): 69-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简要回顾了各国公路隧道CO浓度设计限值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在含有CO的环境中,CO对人的时间意识、视力敏感度以及行动反应能力产生的不良影响;依据限制公路隧道内污染物浓度的目的是保障隧道内行驶机动车内人的健康、卫生和隧道的营运安全,建立了确定特长公路隧道内CO浓度设计限
  • 常红, 郑越
    中国公路学报. 2003, 16(3): 73-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模型试验中四种不同截面形状的地下连续墙在竖向受荷时墙顶的沉降特性,推导出一字形墙的沉降计算公式,提出了采用沉降增大系数计算异型地下连续墙基础沉降的方法.
  • 周伟, 马书红
    中国公路学报. 2003, 16(3): 77-8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公路交通与经济发展适应性的基本概念出发,提出了公路交通与经济发展适应性分析的基本理论--木桶理论.在此基础上,相应于木桶理论,构建了由主体指标和补充指标组成的公路交通与经济发展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了与之相应的适应性综合评价方法--改进的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法
  • 李曙光, 苏彦民
    中国公路学报. 2003, 16(3): 83-8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GIS地理分析的特性,提出了一种较为简单的公交路网的描述方法.同时,设计了合乎乘客心理的最优路线判断标准,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基于公交路线的双向搜索最短路算法,该算法与现有的基于公交站点最短路算法相比,大大地减少了计算时间.
  • 王春燕, 吴超仲, 蔡凤田, 齐彤岩, 宋飞
    中国公路学报. 2003, 16(3): 87-8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智能公路上磁道钉形成的诱导磁场特性运用电磁感应法进行研究,设计了诱导磁场测量方案,分析了诱导磁场特性,拟合了诱导磁场特性近似数学模型,最后以试验结果论证了理论分析结果.
  • 丁立, 熊坚, 何玉川
    中国公路学报. 2003, 16(3): 90-9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在建成道路之前很难对设计道路的安全性进行有效的评价,提出了基于驾驶模拟器对设计道路进行安全评价的主客观评价模型,并对专家意见法、熟练驾驶员评价法和新手评价法三种主观评价方法,视距评价法、眼动评价法、汽车的稳定性评价法和道路线形宜人性评价法四种客观评价方法
  • 陈焕新, 杨培志, 王盛卫
    中国公路学报. 2003, 16(3): 93-9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某地下停车场通风系统建立了数学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地下停车场通风系统进行了仿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对不同的地下停车场可采用如单速风机控制、双速风机控制以及CO浓度反馈控制等不同的控制方案.该项研究为地下停车场通风系统控制方案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 王建强, 戴建国, 潘洪达, 高延令
    中国公路学报. 2003, 16(3): 96-9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反拖测试方法,在双滚筒式底盘测功机上进行了大量有关轮胎滚动阻力影响因素(包括胎压、速度、载荷、胎温及轮胎的型号等)的交叉试验.以这些因素作为神经网络的训练输入参数,建立了台试轮胎滚动阻力神经网络模型.通过试验验证,用神经网络模型预估基于双滚筒测试的轮胎滚动阻
  • 赵祥模, 南春丽, 马建, 郭晓汾
    中国公路学报. 2003, 16(3): 100-1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分析传统的汽车制动力检测数据拟合方法存在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三次B样条函数拟合与优化的新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试验结果和应用情况表明:该方法很好地解决了汽车性能检测中难以解决的制动力检测数据的分析与处理问题,使其检测精度、数据重复性乃至整
  • 罗一新, 杨禹华, 窦一兵
    中国公路学报. 2003, 16(3): 105-1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论述了小波包分解及其能量谱处理六滚柱式定向离合器故障的原理与方法.应用小波包分解及其能量谱直观地识别出故障的特征频带,并进行了量化分析.结果表明:小波包及小波包分解能量谱比传统的傅立叶分析方法具有更大的优越性和实用价值.
  • 杜文, 李冰
    中国公路学报. 2003, 16(3): 108-1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用数学模型描述了供应商根据某一用户在各个不同时间段内对不同货物的需求量情况,利用各种不同型号的箱体进行分时段货物发送的问题.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求得能够使运输成本和存储成本达到最小的货物发送方案,该问题是一个由批量问题和拼箱问题所组成的复合问题.就此问题,提出了一
  • 盖春英, 裴玉龙
    中国公路学报. 2003, 16(3): 113-1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将灰色系统理论与马尔可夫链相结合,首次提出了灰色模型-马尔可夫链预测公路货运量的方法;并结合"十五"期间中国公路货运量和公路货运市场的发展趋势的预测分析详细阐述了该方法的具体应用.首先建立GM(1,1)灰色动态拟合模型,并以此作为公路货运量发展变化的动态基准线模型;在此
  • 陈泽林, 松浦让
    中国公路学报. 2003, 16(3): 117-1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应用试验研究型驾驶模拟器,观察并测试了在处理突发事态时驾驶员面部皮肤温度、心率及血压的变化,研究了其反应的表现方式、反应时间和反应过程,分析了受试者的个人差和个体差,提出了采用以人的目视为标准的视觉温度变化判定方法.
  • 李冰, 何志勇, 李自光, 戚建
    中国公路学报. 2003, 16(3): 120-1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分析沥青混合料转运车的工作原理及作用的基础上,根据相似理论,设计了沥青混合料转运车相似模型,试验揭示了其结构参数对改善沥青混合料离析程度的影响,得出了材料离析率与螺旋轴转速、螺距及螺旋半径之间的关系,为沥青混合料转运车的设计开发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
  • 焦生杰, 郝鹏, 龙水根
    中国公路学报. 2003, 16(3): 124-1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中国目前沥青混凝土摊铺机工程条件下作业速度的现状,对驱动变量泵-马达系统的容积效率、机械效率以及与摊铺作业速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提出了摊铺机合理作业速度范围应是变量泵额定排量1/4以上的结论,并从工程施工条件和设计两个方面提出解决作业速度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