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 第13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00-07-20
  

  • 全选
    |
    论文
  • 王林玉, 谢新宇, 朱向荣, 曾国熙
    中国公路学报. 2000, 13(3): 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弹粘塑性模型模拟路基和软土地基的应力应变特性,建立了动力有限元基本方程,对飞机荷载作用下道面和炮基共同作用进行了有限元计算与分析,得到了循环荷载作用下道面和地基共同作用变形性状.
  • 王立忠, 李玲玲
    中国公路学报. 2000, 13(3): 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未打穿情况的砂井地基,提出了砂井区三维固结向单层土层的一维固结等效时,等效土层厚度应由井距来控制这一思想.并基于此,改进了半排水法和双层地基法在砂井(未打穿砂井)固结理论中的应用.所得结果与有限元分析进行了对比,在分析深厚下卧软土层的固结特性和沉降规律方面,得
  • 李晔, 姚祖康
    中国公路学报. 2000, 13(3): 9-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应用实体-关系(E-R)数据库概念模型设计工具,通过对公路设施数据库特性、实体组成及实体间关系的深入研究,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严密的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公路设施空间数据库概念模型,为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公路设施管理中的应用打下理论基础.
  • 王发洲, 胡曙光, 丁庆军, 徐斌
    中国公路学报. 2000, 13(3): 12-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材料复合的角度,设计了一种新型有机、无机与金属多相复合的高性能道路水泥Ⅸ凝土.研究和应用表明,这种材料能有效弥补普通水泥混凝土的缺点,具有优良的力学和路用性能.采用这种材料修建或更新的高等级路面,使用寿命长.
  • 杨雪强
    中国公路学报. 2000, 13(3): 15-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土的塑性极限分析理论,考虑墙后为无粘性填土的情况,对折线型挡土墙背上的主动土压力和挡土墙抗倾覆稳定状态等进行了较为系统地研究.综合挡土墙上的最大主动土压力和最小抗倾覆安全系数两方面的研究,认为折线挡土墙背优化的H1/H值在0.5左右为好.
  • 刘高, 王秀伟, 强士中, 周述华
    中国公路学报. 2000, 13(3): 20-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建立了对悬索桥进行颤振分析的一种新的计算方法.该方法将结构与气流作为一个系统,从能量平衡的角度研究系统的稳定性;将模态广义坐标位移和速度作为状态向量,首先组集系统在自激力作用下的状态空间方程,然后应用精细时程积分求解状态向量的时程响应,在此基础上计算系统及各阶
  • 程进, 肖汝诚, 项海帆
    中国公路学报. 2000, 13(3): 25-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综合考虑静风荷载与结构非线性影响的基础上,采用增量与内外两重迭代相结合的方法对大跨径斜拉桥静风稳定性进行了全过程分析.以一座主跨1000m的斜拉桥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最后,探讨了初始攻角、斜拉索的垂度效应等因素对大跨径斜拉桥静风稳定性的影响.
  • 陆建飞, 王建华, 沈为平
    中国公路学报. 2000, 13(3): 29-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水平圆形载荷基本解和桩土变形协调条件得出了粘弹性饱和土中的单桩在时间域内的第二类FREDHOLM积分方程,并利用LAPLACE变换对积分方程进行了简化.对上述积分方程进行数值求解并进行相应的LAPLACE逆变换即可得单桩在水平力作用下剪力、弯矩、桩轴线位移以及桩侧孔压在任意
  • 贾丽君, 肖汝诚, 孙斌, 刘煜, 宋馨, 项海帆
    中国公路学报. 2000, 13(3): 33-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悬索桥的受力特点,将空间杆系与三维应力仿真分析模型相结合,给出大跨径悬索桥的三维应力有限元分析方法.
  • 徐艳秋, 许克宾, 刘凤奎
    中国公路学报. 2000, 13(3): 36-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修正斜压场理论为基础,建立了复合受力下混凝土箱梁抗扭承载力的实用计算方法;通过12根混凝土箱梁试验和相关资料的对比分析,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
  • 王荣辉, 张俊平, 邱波
    中国公路学报. 2000, 13(3): 41-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斜交箱梁力学行为为梁特征的特点,将围成闭口截面箱梁板件视为板梁,然后借助斜坐标系来描述各板件子单元位移模式,由此提出了薄壁斜交箱梁空间计算的斜形板梁有限单元法.
  • 黄平明, 梅葵花, 孙胜江
    中国公路学报. 2000, 13(3): 45-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悬链线理论,建立了猫道施工控制计算的迭代法,以此确定猫道线形、承重索无应力长度等.特别地考虑了中跨、边跨由于分离布置而产生的不平衡水平力及其影响.宜昌长江公路大桥的应用表明,提出的计算方法精度高、收敛速度快.
  • 颜东煌, 李学文, 刘光栋, 易伟建
    中国公路学报. 2000, 13(3): 49-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主梁截面上、下缘的正应力控制条件,综合考虑活载作用以及斜拉索索力对主梁成桥恒载弯矩的可调性,确定斜拉桥主梁的合理预加力数量和相应的恒载弯矩合理域,并根据实际配置的预加力确定主梁恒载弯矩可行域,为斜拉桥的合理成桥状态的确定提供依据.
  • 论文
  • 贺拴海, 刘志文, 宋一凡
    中国公路学报. 2000, 13(3): 53-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考虑几何及材料非线性的能量方法分析了斜拉桥的极限承载力,主梁、斜拉索、塔及外荷载的势能均被考虑进入能量方程.该法计算简单、精度高、便于实用.
  • 姜晨光, 盖玉松, 吕振勇, 战宁平, 彭建国
    中国公路学报. 2000, 13(3): 58-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阐述了特大公路桥梁施工控制测量的原则、方法及技术要求,提出了利用方位交会确定桥梁的构件平面位置的方法以及利用双经纬仪确定桥梁构件标高位置的方法,实现了特大桥梁施工三维放样的同步化.
  • 冯炼, 刘应清
    中国公路学报. 2000, 13(3): 61-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用一维不可压缩、非稳态管内流动模型描述公路隧道气流流动与浓度分布,并结合实际的越江隧道,对各种工况下隧道内空气流动状况和污染物浓度分布进行了模拟计算.
  • 曲大义, 王炜, 邓卫
    中国公路学报. 2000, 13(3): 64-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消除公路网规划中单纯进行技术路线论证所带来的弊端,将系统层次分析法用于公路网规划建设项目排序中,考虑了经济、技术及环境等影响因素,以取得最大的总建设效益.以盐城市域公路网规划骨干公路为例,说明建设序列的决策过程,并将该方法与线路重要度法进行了对比评价.
  • 陈峻, 於昊, 王炜, 丁峰, 袁琦
    中国公路学报. 2000, 13(3): 69-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大城市的高架道路下匝道地面联结段的交通组织状况,将不同联结段按车流交织分类,并分别给出相关的模型;最后归纳了各联结段服务水平的评价标准并进行了联结段相关技术研究.
  • 张亚平, 张起森
    中国公路学报. 2000, 13(3): 73-7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数理统计学原理出发,以交通流实测数据统计分析为主,辅以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划分自由流、稳定流和拥挤流,建立符合中国公路交通实际工况下的高速公路速度-流量模型.
  • 尹宏宾, 徐建闽, 黄仕进
    中国公路学报. 2000, 13(3): 78-8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基于模糊神经网络技术的信号交叉口交通量滚动预测模型.该模型的主要特点是交叉口交通量变化的规律可以利用模糊神经网络在线学习得到,因此该模型具有计算简单,能够不断积累经验的优点.通过仿真算例研究了该模型的实用性.
  • 李作敏, 黄中祥, 张亚平
    中国公路学报. 2000, 13(3): 82-8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分形理论研究交通流的自相似性;基于嵌入空间理论、状态空间重构和G-P算法对实际检测的广佛高速公路24h交通流情况进行了分形特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交通流在一定的区间内存在尺度不变性.
  • 付锐, 魏朗, 骆勇, 牛永亮
    中国公路学报. 2000, 13(3): 86-8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聚类分析和分层抽样理论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郑州黄河公路大桥的具体冲突观察路段,并对大桥交通安全现状进行了定量分析,制定了大桥交通安全改善及其效益评定方法.
  • 贾正锐, 潘洪达, 金凤阁
    中国公路学报. 2000, 13(3): 89-9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区域内的备选城市各项评价指标进行权重分配,然后再采用加权评分法对备选城市进行得分排序,最后确定选址方案.
  • 曾松, 杨佩昆
    中国公路学报. 2000, 13(3): 93-9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论述了考虑不同城市特点的城市道路网络结构布局相对评价的意义,在分析城市条件和道路建设条件对城市道路网络综合效益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道路网相对指标的综合评价方法,并以假想道路网络和实际道路网规划方案为例进行了讨论.
  • 李英姿, 张飞舟, 林耀海
    中国公路学报. 2000, 13(3): 97-1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概述了中国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ITS)研究开发的内容和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的概念,阐述了GIS数字化的制作过程以及GIS数据库的设计原则,最后详细分析了GIS技术在ITS中的应用功能.开发研究ITS中的GIS技术,可以加强道路
  • 邹智军
    中国公路学报. 2000, 13(3): 101-1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建立了优先控制T型交叉口车辆运行的仿真模型,并研制了相应的仿真软件,该软件可方便地分析不同道路和交通条件对优先控制T型交又口通行能力的影响.
  • 高振海, 管欣, 郭孔辉
    中国公路学报. 2000, 13(3): 106-1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驾驶员开车行为特性,利用模糊决策理论介绍了汽车预期行驶轨迹驾驶员模糊决策模型,并结合驾驶员预瞄最优曲率模型建立了一个新的驾驶员方向控制模型,同时也论述了该驾驶员方向控制模型在汽车智能驾驶研究中的应用.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型可以描述驾驶员对汽车行驶方向
  • 葛如海, 刘星荣
    中国公路学报. 2000, 13(3): 110-1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汽车前部偏置碰撞动量分析入乎,提出碰撞前后汽车运动状态间的关系,得出结论:汽车碰撞时95%以上的能量均由汽车车体变形所吸收;碰撞后汽车的运动状态(即汽车运动的速度及角速度)与汽车碰撞位置有关,与汽车碰撞前的速度成正比.该结论通过ANSYS/LS-DYNA3D有限元模拟计算获得验
  • 张志沛, 欧阳鸿武, 秦志斌
    中国公路学报. 2000, 13(3): 113-1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评价JT6120型客车的空气动力学特性,先后采用数值模拟和风洞试验方法对其外流场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在该车的头部产生了气流分离,导致空气阻力系数高达0.6665,说明气动性能存在明显的不足,有必要进行改进.
  • 卞学良
    中国公路学报. 2000, 13(3): 116-1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多刚体系统动力学中的R-W方法对双横臂式悬架转向机构进行空间运动计算,编制了断开点位置优化设计程序,与传统的平面作图法和平面解析法相比,考虑了更多的因素,并根据实际需要加入了权重函数,使计算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
  • 林逸, 陈欣
    中国公路学报. 2000, 13(3): 120-1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汽车独立悬架多体弹性运动学分析的一种特殊处理方法,以提高分析结果的精度.结合一个悬架空间问题的应用实例给出了一些计算结果以说明分析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 严世榕, 闻邦椿, 宫照民, 乐启炽
    中国公路学报. 2000, 13(3): 123-1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借助3自由度的摊铺机压实机构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研究了该压实机构中的有关部件的振动规律,分析了构成这些振动信号的有关成分随激振频率、激振力大小以及熨平板平台自身重量等变化而变化的规律,这些对摊铺机的开发研制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